据研究人员介绍,计算苹果背后的科研成果投入市场后的效益,光是青岛地区推广,就能达到上亿元。因此,这起号称“上亿元”的“苹果盗窃案”立刻引发巨大关注。可是到底这些苹果是谁偷的、是怎么被偷的,这么珍贵的苹果,有没有得到与其价值相符合的保护措施?
果树所在的培育基地园区大概有一百多亩地,用不到一人高的铁栅栏围着,往里走是一片用一米七左右的铁丝网围着的果园,隔着铁丝网可以看见果园中央失窃的苹果树。树顶上罩着白色的隔离网。在最外面的铁栅栏和果园周围的铁丝网上,有缠了一半的更高的铁丝网。据周边村民介绍,这是这两天新加上的,还没有缠完。
前天上午(20日),已经有当地公安部门来到现场勘查。一名果研所的负责人告诉警方,并不是网上所说“被偷光了”:
公安:谁做课题来说说,哪几棵树?就这三棵?你们不是说一个也不见了,全摘净了吗?
果研:网上的评论你能相信?有些网友的评论都扭曲了,这三棵瞎(偷)的最厉害,还有其他的都少了。里边也是每棵树上都摘的。各个课题组不一样,那边是另外一个课题组,不能去看。
记者在现场看到,距离外围铁丝网更近的也有结了果的苹果树,为何小偷舍近求远,只偷最中间、难度最大的苹果?在勘查现场,就有办案人员提出这样的疑问:
办案人员:这个离得这么近便怎么不偷这个?这个果不好?这个不值钱?
但是研究所工作人员表示,旁边别的树也被偷摘了,但未解释为何这三棵树损失最为严重。
被偷摘的3棵果树是从6、7年前开始研究,从栽下到结果需要四五年,今年是第一年结果,研究也进入了收尾阶段,预计25日收果。从剩下的苹果来看,的确个头大,卖相也好。
由于此前有报道称“损失上亿”,所以这一案件,从当地派出所到区公安局都来到现场。但对于“损失上亿”的说法,这名果研所的负责人对警方表示,这只是在算“间接经济效益”的帐:
公安:三棵怎么能损失几个亿呢?
果研:好的话,这个品种肯定很好,你们现在看看品种怎么样?一个间接经济效益,一个直接经济效益。把这个品种偷绝了,我们科研数据都没有了,我们要采科研数据,采果的话都是从树的各个部位。
2003年,北京曾出现科研用的“天价葡萄”被偷摘案件,2012年郑州出现天价科研桃被盗案,如今青岛科研苹果被盗,这些行为无论是有心偷窃,还是当作一般水果误打误撞采摘,屡禁不绝的天价科研成果被毁灭的案件触目惊心。可是,这些农业科研成果为何在受到破坏之后才被社会所知道是“天价”?在破坏之前,他们是否能得到跟价值相配套的保护?
昨天上午,记者从果园正门进入,没有遇到任何阻拦。这些珍贵的果树周围铁丝网上方挂着的白色防护网,不少地方已经有了巨大的破洞,记者在周围寻找,并未发现看守人员。院内也没有任何显著标识,告知这里的果实“不能摘”。
记者发现,周围的不少果园即便没有严密的防卫措施,但是好多都养了狗,外人一靠近便极其警惕地吠叫,但是果研所的培育基地却连狗都没有。
紧挨着培育基地,有不少私人果园,一名果园里的农户告诉记者,果研所的园子,外人知道的并不多,并不能排除是周边村民的可能性:
农户:边村民偷谁能去偷?他知道这个地方,别人起码不知道吧,每年都有偷的,就是数量少点,我就住这么近。
但是这名农户说,无论最终是不是周边村民摘的,培育基地的管理肯定是有很大的问题。
农户:管理问题,安保这块就三个人,白天一个人看门,还要管着水,还要管着钥匙,晚上两个人,关键你检不检查的问题,我查查你岗,他就重视了,农民意识还是有的,管得紧他就紧点。
记者:他也没养个狗?
农户:养不起他,没有管理。
前天,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受到事件影响,2014年试验数据丢失,2015年将继续进行这一项目的研究,承认基地管理存在漏洞,表示“除了加强人防工作以外,要紧急设立红外线监控等技防措施,确保做到24小时昼夜有效监控”。记者来到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但相关负责人均未露面。
这起案件造成的损失到底如何评定?此前投入了多少科研经费、多少用于培育新品种?继续研究的可行性有多大,将会增加多少投入?是否果茶研究所真的连防护措施、乃至狗都养不起?记者提出要了解这一项目科研经费使用的相关情况,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声明是经过农科院领导定稿的,声明中没有提到的都是“不方便说的”:
工作人员:果的事情,们昨天在新浪微博上发了声明,就这个情况,你们再了解也就这么多。没有说的就是我们不方便说的,你们问领导也都一样。
有关这起事件的最新进展,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