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本报与市治堵办开展的“停车收费”话题中,一些市民说,只要衢城完善了公交系统,市民才会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去年衢州公交投入1亿多元
去年下半年,衢州市政府《关于加快市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并实施。这是衢州历史上第一个明确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红头文件。
在此意见的指导下,市政府成立了市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衢州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调整优化公交线网布局。
去年,衢州在公交投入资金达到1.046亿元,创衢州公交发展史之最。
市公交集团工作人员相告,这笔钱用于公交车的更新升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自行车的建设和管理等诸多方面。
目前,市区拥有55条公交线路,415辆公交车。天然气公交车占比超过50%。
而经过两期建设,市区实际启用公共自行车租赁点193个,投入4000辆车。今年国庆期间,每天实现万余次公共自行车租借。同时,公交车与自行车实现“两卡合一”。据国家统计局衢州调查队2014年衢州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显示,九成市民对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感到满意。
今年6月底,衢州市区521辆出租车已全部更新为天然气出租车,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市区出租车全部为天然气出租车的城市。
衢州市区公交1路车全线开通了随车WIFI热点,任何支持WIFI的电子设备,都可以在1路公交车上免费使用。
今年9月28日,市区上下街开通了全免费区间车,其日均承载量已从头一周的3200余人次增至4500人次左右。这是全省第一条免费公交线路。
今年3月1日,市公交集团向全市人民推出“市区公交服务质量提升十项承诺”,具体承诺内容包括发车准时、车容整洁、服务规范、文明驾驶、礼貌待客、票价合理、信息公示、车骑完好、投诉必回、违诺必究。
发展公交是治堵良方
每年的9月22日是“中国城市无车日”,这一天,衢州都会安排相应的活动。
无车日活动,旨在鼓励车主放弃使用私家车,呼吁市民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以此唤起市民对自身生活模式的反思、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特别是要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而便捷、廉价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被认为是缓解城市拥堵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停车收费”话题中,尽管有人支持停车收费,有人反对停车收费,但持不同观点的人,都提到了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上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小鸿,在衢州人文大讲堂讲课时曾指出,公共交通引导城市与区域发展是拥堵治理的交通发展策略选择,也是城市交通转型发展的必然性。
未来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除了建设路网,改善交通规划、管理机动车购买和使用外,还包括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调整交通结构,将道路通行优先权给予有较高交通量和较低费用的出行工具。
衢州公交已在积极准备
为了城市治堵,市交通部门已在积极准备了。采访中,市交通局相关工作人员说,根据计划,预计至2017年底,衢州市区公交出行分担率从2012年底的13%提高到20%以上;万人拥有城市公交车辆达到12标台以上,天然气、混合动力等清洁能源、新能源车辆占公交车总量70%以上;公交枢纽站、首末站、停靠站设施配套达到国家标准,公共交通车辆进场率达到100%,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公交专用道里程新增40公里以上,中心城区公交车平均运行速度在20公里/小时以上;建成区公交线密度达到2.5公里/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