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古典文献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哲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法学、文秘教育……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2年、2013年全国及各省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里,浙江的10个专业赫然上了榜单。
这两天,无论是媒体、网络还是市民都对这个话题关注颇多,本报也曾在本月16日做了报道。
高校是否会根据榜单调整专业设置?考生及家长需要怎样看待这份名单?今年就业难的依然是这些专业吗?昨天,省教育厅学生管理处处长丁松泉接受本报采访,答疑解惑。
榜单可做宏观参考
但更需立足各高校实情
“我不知道教育部的数据来源,有可能是通过自有的监测系统,也有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统计的。”丁松泉说,不同的统计方法得出的数据会有所不同,例如这份数据和浙江省教育厅学生管理处对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统计情况有所出入。
针对不少考生和家长将这份榜单作为报考志愿的参考因素,丁松泉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榜单可做宏观参考,但更需立足各高校实情,“每个专业的就业情况都很难笼统来讲。同样的专业在不同高校开设,就业效果就不同。所以考生填报志愿,还是要去了解填报专业在具体高校中的情况。”
丁松泉也表示,对于专业设置,教育部门只能给出宏观指导性意见,最终还是应由学校自己通过跟踪学生就业情况等办法,调整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规模,“因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最短周期是四年,相对社会需求会有滞后性,专业调整对高校来说也一直是难题。”
今年的3051名法学毕业生
仍是就业“老大难”
根据丁松泉提供的今年我省本科毕业生人数最多的20个专业就业分析表,记者发现,就业难的专业和教育部公布的名单有不少重合。
比如,3051名法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依然垫底。丁松泉说,颇受考生家长青睐的法学专业是历年我省就业的“老大难”,而紧随其后的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的初次就业率分列倒数第二和第四。
就算拓展到所有专业,法学也依然位列今年我省本科毕业生最难就业专业榜的17位,而这也是唯一一门与教育部难就业名单相重的专业。但在这份榜单里,此前未上榜的教育学、绘画、船舶与海洋工程分列最难就业的前三位,也需要引起考生家长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