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国际顶尖科技期刊《NATURE》(《自然》)中,一篇来自中国的《极端贫金属星系低效的恒星形成》论文,首次利用天文观测数据揭示天体起源奥秘。就此记者采访到该论文通讯作者——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施勇。
宇宙大爆炸之后,氢、氦气体随着宇宙膨胀而渐渐冷却,并开始坍缩形成宇宙第一代和第二代恒星。这些恒星内部剧烈的核聚变反应把氢和氦合成其他更重的元素(天文学上统称为金属元素)。随着恒星寿命的终结,恒星将会发生爆炸,将其自身孕育出的“金属元素”激射出外太空。这些“金属元素”有一定几率会与宇宙中的氢、氦结合,从而诞生新的恒星。这就是目前天体起源的理论预测,但是一直缺乏天文数据支持。
据悉,施勇联合来自中、美、英三国5家顶级国际天文团队,利用赫歇尔天文台中世界上最强大的远红外空间望眼镜,对两颗距离地球5百万光年的SextansA恒星和7千万光年ESO146-G14恒星进行了观测研究。其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恒星的远古祖先极难形成,也就是说,远古时期恒星的“出生率”极低。发现这些星系中恒星形成的效率远低于类银河系中的恒星形成效率,大约低10-100倍。
施勇用父母生孩子的例子来解释自己的天体起源研究成果。远古恒星的形成率好比100对夫妻只能生出一个孩子。随着宇宙的进化,“金属元素”丰富,现在100对夫妻能生出100个孩子。远古时期100亿年可以诞生一颗全新的恒星,而现在只需要一亿年就可以诞生一颗的恒星。这对于星系和恒星起源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而在此前,“金属元素”是恒星形成的关键,仅仅存在于理论预测,一直缺乏有效的天文观测来证实。施勇团队的研究则为上述理论提供了实验数据,并且进一步指出该理论所依赖的物理机制跟观测结果给的相反,“对于无法形成新的恒星的原因,理论模型解释是因为没有分子氢,而我们的研究显示是分子气体大量存在但难以冷却。”据悉《NATURE》(《自然》)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发表在《自然》上。是世界上影响因子最高的科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