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衢州新闻
走出贫困 共赴小康——衢州市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0-17 08:37:04

  经国务院明确,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幸福的阳光,理应普照到每个角落;幸福的衢州,谁都不能缺席。

  记者从市农办(扶贫办)了解到,目前,全市有低收入农户181976户、515834人,分别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26.37%和总人数的26.05%,普遍存在收入水平低、人口素质低、劳动技能水平低、健康水平低等“四低”特征。

  如何让低收入农户共享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近年来我市进行了积极探索。市委、市政府从衢州实际出发,大力实施特色专业村建设、扶贫小额信贷、农民异地搬迁、结对帮扶、农民素质培训等扶持举措,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就。2008年-2012年连续五年在全省扶贫工作考核中获得先进市称号。到2012年底,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5347元,超额完成省、市政府确定的五年发展目标。

  柯城:来料加工促农增收

  “我手下有3名二级经纪人,700多名村民帮我做来料加工,一年发放600多万元工资。”柯城区来料加工经纪人郑宏建说,他生产加工拖把、水果刨、圣诞礼品等产品,现在办了厂,注册了商标,申请了9项专利,“能够从手工来料加工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加工,多亏了政府的支持。”

  郑宏建所说的支持,是指柯城区成立的来料加工担保互助会。今年5月,他通过互助会担保获得了200万元的信用社贷款,实现了“机器换人”。目前,柯城区来料加工担保互助会已为37名会员提供担保共获贷款2315万元。

  柯城区来料加工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正处在跨越转型的关键期。近年来,该区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来料加工业向“园区化、规模化、企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全区来料加工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来料加工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共有来料加工经纪人256名,从业人员38900人,惠及全区104个扶贫重点村,今年以来共发放来料加工费2.57亿元,同比增长11%。以服装加工为代表的具有较强技术性的从业人员年均加工费收入可达2万到3万元,以串珠为代表的传统手工加工年均加工费也可达六七千元。来料加工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900余元,成为柯城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衢江:金融扶贫播撒致富“甘露”

  秋日暖阳下,衢江区高家镇划船塘村村民周土福在养鸡场忙碌着,凭借养鸡场,他实现了翻身脱贫,一年能有八九万元的收入。多年前,由于车祸,他欠下20多万元的债务。2010年,划船塘村成立担保公司,通过这家村级担保公司,周土福贷到2万元启动资金,办起养鸡场,2年多经营,鸡场从5000羽鸡发展到二三万羽,不仅还了债,还盖起了三层楼房。

  担保公司负责人、村支部书记撒国元介绍,2010年5月,在区扶贫办的支持下,村里争取到国家级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资金30万元。30万元怎么用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益?作为全村的当家人,撒国元并不想把这笔来之不易的资金一分了之,而是想选择一个好“支点”来撬动资金使用效益。于是,村两委干部分头行动,动员农户入股,又筹集了20万元资金,组成50万元担保基金,于2010年7月创建了划船塘村农业担保有限公司,有120多户农户入股。公司成立后,又争取到信用社支持,使50万元担保基金可为低收入农户担保发放500万元贷款。目前,村担保公司已累计为村内300多户农户担保贷款98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村民担保难、贷款难的发展瓶颈。

  “接下来,我们还将成立村蔬菜合作社,鼓励有技术、有能力、有土地闲余的低收入农户创业,帮助他们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共同富裕。”撒国元说。

  龙游:美景富民“治污先行”

  10月,虽然已经过了“莲叶何田田”的光景,龙游县横山镇腰塘边村还是风景怡人。满眼苍绿的公园,白墙黛瓦的民房,干净整洁的村道,置身其中,让人难以想像这就是当年被列为全镇“脏乱差”的村庄。

  “以前村里道路狭窄,没有硬化,不少村民在村里养猪,污水四溢,气味难闻。”村民主任周志祥相告,村民的收入主要靠种植莲子和水稻,因为环境差,没有知名度,莲子价低难卖,现在在省工商联的帮助下,整治了环境,游客来了,莲子和富硒大米的知名度也打响了,村民收入增加了不少。

  环境整治后,村民吴竹君办起了农家乐,每年荷花盛开的季节大批游客前来,“农闲时经营农家乐一年也有两三万元的收入哩。”

  今年年初,横山镇省级结对帮扶单位——省工商联积极响应“千企联千村,合力治污水”行动,组织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知名民营企业结对横山镇7个扶贫重点村,先从治理污水、美化环境入手,每家企业各捐资50万元帮助各村建设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目前,天池村已完成污水管网铺设,正在浇筑污水处理终端,完成整个工程量的50%;腰塘边村污水处理完成了工程量的80%,一处污水处理设施已投入正常运营,120余农户受益。

  江山:产业扶贫激荡创业热情

  登上山顶环顾,成片的猕猴桃水泥架覆盖了周边两三个山坡,其中不少是白色的新架子。这是近日记者在江山市塘源口乡仓坂村看到的景象。该村村民主任吴振华介绍,“全村80%的村民种植猕猴桃,每亩收入近万元,这是老百姓的‘致富果’。”

  仓坂村自上世纪70年代起种植猕猴桃,因为品种差等原因,种植效益不佳,村里多数农户成为低收入农户。

  江山市扶贫办根据当地产业特点,将扶持贫困村发展猕猴桃种植基地列入产业扶贫计划,从品种更新、技术辅导、资金补助、市场促销等方面向扶贫重点村和低收入农户倾斜。在政府的牵线下,浙江天蓬畜业有限公司每年向有需要的扶贫重点村免费提供有机肥,不少农户又回乡种起了猕猴桃,仅仓坂村去年增加了300多亩猕猴桃种植面积,今年又增加了600多亩。

  产业扶持,“造血”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江山市按照“乡乡有规划、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钱赚”的要求,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产业优势鲜明的白鹅合作社、白菇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带动了一大批低收入农户投身其中,有效地增加了经营性收入。今年,该市共确立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项目37个,财政拨出专项资金,资助发展特色农作物、水产、食用菌、集体物业以及相关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扶持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2家、扶贫重点村35个,受益农户6394户。

  常山:农民土地入股抱团发展

  “到了后年,就能有两三百万元的分红给村民了!”昨日,常山县芳村镇下猷阁村党支部书记徐志坚谈及该村新成立的公司时信心满满。

  去年,该县第一家“农民以土地折价参股”的常山县牛角农业开发公司成立,全村212户农户(占总户数85.6%)以自家的承包田、自留地、自留山折价入股,入股面积812亩,由公司统一种植木槿花、大豆、向日葵等作物。村委会以资金出资方式占股51%,农户以土地参股形式占股49%。为打消村民怕亏损的顾虑,下猷阁村实施村民参股保底收益制,公司以高于当地土地流转价的价格,分别确定村民入股耕地、旱地、山地的亩均折价,每年年底结算兑现。当公司亩均收益高于2000元时实行股民分红,分红比例与亩均收益成正比。

  812亩土地,平均到每户只有四、五亩,分散经营,效益低、抗风险能力低,但是通过土地入股抱团发展,就能提高经济效益。徐志坚相告,木槿花发展前景好,等到明年春节,村里将种满木槿花,经过三年培育,就能产生效益。为拓宽增收渠道,村里还着手开发特色豆制品加工业,如今厂房在装修,再过一个多月就能投产了。

  村民们不仅能分到钱,还能实现在家门口打工。目前,有40多名村民成了持股的公司员工,平均每个月能拿到2400元左右的工资,比起自己种地,每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开化:特扶资金释放民生红利

  “多亏了省里的特扶资金,村集体经济收入才实现了零的突破。”近日,开化县苏庄镇唐头村支部书记方顺富说,村里自筹资金18万元,争取省特扶资金10万元,对具有1200年历史的方永同公祠进行整体修缮,建立孝文化展示厅,结合承接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和农家乐的辐射,发展旅游业,实现了村集体的增收。

  这只是特扶资金有效扶持和带动开化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自2010年12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包括开化在内的6个重点欠发达县实施特别扶持政策以来,开化县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民生水平、增强内生功能”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扶贫开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3大类共41个项目建设,总投入15.59亿元,其中省特扶资金6亿元。三年来,全县累计新建和改造名茶、清水鱼等各类基地5万余亩,培育农家乐特色村点30个,新建来料加工厂房50幢,发放扶贫信贷资金5.87亿元,并建成一大批民生工程:北门小学、第三初级中学、东城脱贫小区、工业园区民工公寓、华埠镇民工公园、池淮镇星口小区、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今年8月,开化县第二轮特扶项目规划(2014-2016)通过省政府批复,安排了扶贫开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三大类共34个项目,总投资13.95亿元。目前,农家乐休闲旅游、来料加工场所建设、创意农业等部分项目已动工建设,开化县将借特扶政策东风,驶上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异地搬迁,搬出生活新天地

  “没想到搬到这里后,再回山里去竟然住不惯了。”65岁的傅德强是第一批入住龙游晨东小区的异地搬迁农户,已经住进新家3年多,城里整洁的环境、便利的条件,让他感慨不已。

  晨东小区是龙游县山区农民异地搬迁小区,2010年建成后,面向全县9个乡镇、街道共84个村提供房源,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钱发售给合乎条件的下山脱贫户。从2008年到2014年6月,全市新建或续建了59个类似晨东小区的异地搬迁安置小区和240个安置点,68929名像傅德强一样的村民离开边远乡村,搬进了城镇新家。

  都说故土难离,但为了脱贫致富,许多低收入农户表达出了强烈的搬迁愿望。据2012年调查显示,全市有32963户110428人有意在近五年搬迁,其中70%是低收入农户。

  异地搬迁,政策先行。各县(市、区)把异地搬迁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头号扶贫工程来抓,专门制定完善一系列政策意见,从资金安排、用地指标、林木采伐指标、税费减免等方面对异地搬迁工作予以支持。如常山县把毗邻县城的黄金地块、占地255亩的赵家坪区块规划为农民异地搬迁集聚区,目前,占地150亩的一、二期小区已建成竣工,共40幢计1000套房屋交付安置。开化县东城公寓房中从扶贫重点村整村搬入的农户,每人最高可得到2.8万元的财政补助资金。衢江区为公寓式安置制定优惠政策,凡选择公寓式安置的农户各项补助和原住宅拆除补偿多达7万多元。江山市从2005年开始,每年筹措2000多万元配套资金,在鼓励整村搬迁、退宅复垦的基础上,突出对弱势群体的政策帮扶,确保低收入群体“搬得下”。

  改变的不只是生活环境。我市各地将异地搬迁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依托产业平台、工业园区、中心镇布局,优化异地搬迁安置小区规划选址,统筹考虑搬迁户的就业、教育、公共服务等问题,相继建成一批重点搬迁小区,如柯城区石梁白云佳苑小区,衢江区廿里后山小区,龙游县晨东小区,江山市清湖清泉小区,常山县赵家坪小区,开化县东城小区等,都分别位于县城、经济强镇、中心镇周边。

  为了让搬入新地的农民“下得来,富得起”,各地把来料加工物业用房与安置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来料加工经纪人入驻,实现来料加工在安置小区全覆盖,使异地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