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交流讨论
叫停“校讯通”后更应升级家校沟通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0-14 09:24:26

  校讯通不能也不该成为家校联系的唯一方式。叫停校讯通,其实更应该成为反思家校联系不足的契机,成为重新规范家校联系的开始。

  近日,北京市下发《关于2014年北京市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意见》,其中要求,学校、幼儿园不得为“校讯通”办理提供便利条件。10月8日,朝阳区教委在给朝阳区所有中小学下发的通知中指出,学校为商业机构入校办理校讯通等提供便利行为属违规情况,正在使用“校讯通”的学校要及时进行整改,即日起通知家长停止使用。这意味着,在北京中小学运行了七年之久的校讯通,将陆续退出中小学市场。(10月12日《北京青年报》)

  校讯通在各地中小学被广泛使用,一直伴随着不少质疑声音。比如,以学校名义推广校讯通,是否有变相强制收费之嫌?每月收费10元,学校是否参与了利益分配?此外,不同学校、老师对校讯通的使用不均,有些家长收到的校讯通信息很少,甚至一个月没收到任何信息,折算下来收费标准明显高于普通手机短信,等等。事实上,在北京之前,四川、陕西等地都曾先后出台过类似规定,要求停止中小学校讯通业务抑或对其进行清理整顿。

  北京叫停校讯通,理由是规范公办学校代收费行为。此前陕西省物价部门的解释是,校讯通软件不属于政府规定的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虽然字面表述不同,其实说的是一个意思:通过学校为商业机构推广业务提供便利,并向家长收费,属于违规行为。校讯通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助长了乱收费,可以预见,随着依法办学的进一步推进和落实,校讯通逐步退出市场应该是必然趋势。

  但是,对于校讯通在中小学的使用,并非只有批评之声。支持者认为,作为一款便捷的通讯工具,校讯通在方便家校联系,尤其是在方便家长及时获知学校信息方面,作用明显。正如一位小学校长所言,有一年北京下大雪,正是通过校讯通,学校及时向家长们发出了第二天停课的通知。而对于更多家长来讲,校讯通是他们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重要途径。校讯通叫停了,家长们希望及时掌握孩子学习情况的需求却不应被忽视。

  换言之,叫停校讯通的本质,应该是叫停通过推广校讯通软件向家长收费的行为,而并非也不可能叫停家校联系本身。而且随着校讯通被叫停,如何建立起新的家校联系通道,无疑变得更加迫切。当然,在信息化时代,这样的联系通道还有很多。邮件、微信、QQ群等,只要合理利用,都可以成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可行方式。甚至学校还可以探索自建软件平台,或者继续使用现有的校讯通软件,但费用只能由学校承担。唯有如此,正常的家校联系才不会因为校讯通的叫停而中断。

  值得重视的是,无论是批评者对校讯通的质疑,还是主管部门对校讯通的叫停,至少从目前来看,基本都落脚于违规收费,是从经济角度来言的。但评判校讯通的存废,更应该回归教育视野。校讯通能够承载家校联系的全部吗?如果家校联系的渠道足够丰富,校讯通还会被如此广泛地应用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校讯通的盛行,恰恰暴露了家校联系通道本身的狭窄。现代通讯技术的优越性无须否认,但做好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校讯通的短信形式,而理应包括电话联系、面谈、家长会等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形式。

  是家校联系的不足使得校讯通成为了学校的唯一依赖,还是校讯通的使用淡化了原本应该灵活多样的家校联系,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对校讯通的争议,鉴于校讯通在一些地区被先后叫停的事实,让当前中小学教育中的家校联系简单化现象被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还有多少老师会主动联系家长,通报学生在校情况?曾经的老师家访制度,有多少学校还在坚持?学校有责任及时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校讯通不能也不该成为家校联系的唯一方式。所以叫停校讯通,其实更应该成为反思家校联系不足的契机,成为重新规范家校联系的开始。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刘楚汉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