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江南:体味衢州精品,关注文化传承
策划:许彤执行:衢报集团文艺副刊中心记者罗东哲陈炜徐丽巫少飞通讯员:陆冰凌王露茜
9月22日至9月27日,南孔家庙、廿八都古镇、龙游皮纸制作现场……先后迎来一群特殊游客,他们是石英、鲁敏、乔叶、潘向黎、孙小宁、袁敏、钟求是、李杭育、赵武、尹庆一、方跃、张新潮、帕蒂古丽等全国各文化领域里的专家。此番之行,他们是应《江南》杂志社之邀,参加“走读江南”活动。
浙江不仅有着浓郁的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有着鲜明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走读江南,就是走读源远流长的浙江文化。
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而衢州的“非遗”更是散发着璀璨光芒。“通过专家的实地考察、亲历寻访和深度探究,揭开衢州‘非遗’的神秘面纱,以引起全社会对其价值的认识,为保护我国民俗文化遗产作出积极的推动作用,使这些珍贵的‘非遗’文化更好地得到保护流传”,是这次走读江南的重要主题。本报记者也有幸参与此次活动,在与专家一起“走读”的同时,也记录下他们对衢州精品的评价:走读衢州“非遗”,我们携美而归!
“‘非遗’是传统文化的种子”
石英中国散文家协会主席
“我聆听了春神的传说,观看了祭春的纪录片,也用眼睛记录下这里的点点滴滴。”站在九华乡妙源村梧桐祖殿内,石英向“非遗”传承人汪筱联了解立春祭保护传承的发展历程,并感叹这里的一切让他眼前一亮。
年逾80的石英出生于山东省龙口。经历过解放战争时期的他,对乡村有着特殊的眷恋。石英说,衢州“非遗”项目丰富多彩,光是第一站所了解到的立春祭,就让他欣喜万分并且印象深刻。“我去过很多地方,也见识过很多地方的‘非遗’项目,但的确是第一次对立春祭有那么详尽的了解。”石英说,九华立春祭让他再次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质朴以及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非遗’是传统文化的种子,保护好‘非遗’,传统文化才能得以延续。”
“守望‘非遗’,真正的力量在民间”
袁敏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主编
秋光潋滟,阳光在万田乡余家山头村的非遗展示馆打了几个转,袁敏的目光也随着阳光的流转栖息于那块复原的余氏宗祠“光裕堂”牌匾上。“浙江‘非遗’数量众多,特色鲜明,‘非遗’精品在全国名列前茅,然而很多已经处于濒危状态。这也是《江南》杂志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既是走读,也是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走读’的形式,记取民间非遗的珍贵记忆,重回文化传统的腹地深处。”
无论是驻足非遗展示馆,还是聆听木偶戏与西安高腔,亦或是寻美于苏庄香火草龙,袁敏都试图记取这个隐于古老“非遗”背后的乡土衢州。“我们希望通过宣传,让那些渐行渐远的记忆与祖辈的智慧成果得到更好的保护流传。”袁敏说,:“当然,最值得抚掌庆幸的是,在衢州,我们看到了在保护‘非遗’的道路上,还有这么多长期活跃的民间文化人士,凭借内心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非遗保护强烈的期盼,甘守寂寞,传薪点灯,共同担当起‘非遗’复兴的重任。”
“希望在传承的同时保留古老的东西”
尹庆一上海电视台导演、制片人
在阵阵丹桂馨香中,慷慨激昂的高腔调子声遏云间,尹庆一双目微阖,沉浸在这悠远苍凉的声调中,感悟着西安高腔的传承之梦。身为戏剧专业博士,尹庆一对戏曲颇有研究,对西安高腔尤感兴趣。来到衢州的第一天,尹庆一就向陪同的工作人员问起了衢州的烂柯山:“之前看过明传奇剧本《烂柯山》,不知道和衢州的烂柯山是否有些渊源。”
对许多人来说,“非遗”是对岸的风景,中间横亘着岁月的长河。尹庆一也有自己的看法:“长期以来,非遗的日渐式微有目共睹。现在,我们都在说传承‘非遗’,但在许多地方,我们只看到了创新,忽略了保护。在我看来,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同时,并不需要过多的创新。这就和修复老建筑一样,要修旧如旧,保持原汁原味。此外,加大宣传和包装,拓展‘非遗’文化的外延。”
“用文字让‘非遗’传承更有力”
鲁敏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曾获得过鲁迅文学奖的鲁敏,描述对文字的热爱时,曾说“写字把我从虚妄中解脱出来”。对于“非遗”,她则认为,“文字能让它们更有生命力”。
鲁敏说,早就听说过衢州,但一直有一个疑问——衢州为什么有那么多“非遗”?“现在谜底算是解开了。”走在廿八都古镇的石阶上,鲁敏说,“一个古镇就有这样多的传说和故事,更何况一座拥有近2000年历史的古城呢?”
曾经光彩夺目的美丽、智慧与欢乐,在绵延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后,如今已成遗产。鲁敏说,传承保护的呼声在民间再度高涨,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媒体的报道中进入公众视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文字工作者责无旁贷。
“我最看好香火草龙”
李杭育知名作家、画家
当车停至开化县苏庄乡富户村,李杭育显得兴致勃勃。“我们一行人就是来观摩‘香火草龙’这项国家级‘非遗’的。”由于“香火草龙”只在中秋之夜上演,李杭育只看到了扎好的草龙部件和其他物件摆设,以及几分钟的舞草龙实况录像。不过,光是这样,李杭育也看出“香火草龙”与中国其他地方的舞龙的不同。
“开化是用竹篾扎成龙或其他动物的形状后,再包上柔软的芋艿杆子,为的是能把一支支香插上去,呈球状散开的插法,插得满满的。”李杭育十分看好“香火草龙”。他认为这这项“非遗”底子好,也有观赏性,而且场面很大,只是一年只舞一回很可惜。“我认为,保护和传承与它的发扬光大,走向商业性演出并不矛盾,做得好甚至可以相得益彰。说到底,任何文化的保护、传承都不能是封存起来的做法,都必须有受众才有意义。”
“有文化积淀的农村才是我们心中的原乡”
帕蒂古丽《余姚日报》编辑,作家
“供奉春神,这里村民的生活多么艺术化啊!明年立春时我还想来,与这里的村民一道迎接春神的到来!”在九华乡妙源村梧桐祖殿,帕蒂古丽一边观看着祭春的纪录片、聆听着春神的传说,一边向非遗传承人汪筱联详细地询问着九华立春祭保护传承的发展历程。
“尽管时节没对上,我们没能现场感受立春祭祀的盛况,但是通过视频,供祭品、扮芒神、焚香迎奉、扎春牛、演戏酬神、踏青、鞭春牛……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这个风俗的独特、喜庆与质朴。春天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季节,立春祭祀,体现了勤劳善良的人民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向往,让看的人感到一种特别欢欣并充满希望的氛围。”帕蒂古丽说道。
帕蒂古丽是一位维吾尔族的作家,但在余姚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她说起江南风物,可谓头头是道:“了解过去的一千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未来五百年。‘非遗’给衢州留住传统文化之根添下了厚重的一笔。有文化积淀的农村,才是我们心中的原乡。我期待着明年的寻春之旅!”
“儒家文化是中国道德的根基”
乔叶河南省作协副主席
“之前,我们知道,开封沦陷,宋室南渡到浙江,然后也管不了是否‘直把杭州作汴州’,总之,接着的事是你们浙江的事。”乔叶打趣后回锋一转:“我万万没料到,孔子后裔辗转迁衢,且历800余年。”在乔叶看来,衢州孔庙是府、庙结合的形制,这方水土的人淳朴、善良,和儒家文化“润物细无声”式的浸润分不开,因为儒家文化是中国道德的根基。
“我见了孔子嫡长孙孔祥楷后,佩服于其通达。不拘泥于旧式,现代人祭孔,体现了与时俱进。”生长于北方的乔叶,对南方的一切都深感好奇。看了九华立春祭,她想到了生命的勃发;在仙霞关、廿八都老街,她感到“历史还在延伸”;婺剧、提线木偶、女儿节,她点赞这里的丰富文化样态。
对于三衢大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乔叶认为具有标本意义。“现代人可以选择与喜爱的东西很多,许多传统的非物质文化正在没落,但保护好传统,保护好‘非遗’,可以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历史是从怎样一条荡漾出浪花的河流里延伸而来的。”
“作家笔下的‘非遗’更有人情味”
钟求是《江南》杂志副主编
这一次走读江南,是钟求是第四次来衢。在“走读”了南孔祭典、廿八都木偶戏、九华立春祭后,钟求是对衢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示激赏。他举廿八都旱船、衢州婺剧等例子道:“衢州的文化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特点,具有‘混质’的特征,这大约与四省通衢的区位优势相关。”对孔氏后裔南迁至衢的历史,钟求是说:“这很有深度,也很有味道。”
钟求是表示,衢州的文化正因为经济一度相对落后才保持了原汁原味,不要轻易破坏这种原生态的文化,不要为了经济发展而将文化糟蹋。谈及“走读江南”、作家写“非遗”,钟求是说:“民俗专家或学者眼中的‘非遗’,侧重于事实的描述,这当然很重要。但作家或艺术家眼中的‘非遗’,更侧重于物与人的关系,这会让衢州‘非遗’显得有温度和人情味。”
“女儿节极具特色”
张新潮浙江电视台高级编辑、摄影家
在张新潮看来,当下部分“非遗”项目极具表演性,娱乐性很强,而柯城区余家山头女儿节,注重人的精神层面。“我认为,这是一个为数不多、极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它真正源自百姓生活,扎根于乡村土壤,对维系中华传统道德,起到了积极的正面作用。”张新潮说,这种绵延数百年的习俗,不同于由上层指定的道德规范之类,而是融入历代民众的血液,成为一种自发的、自觉的行为,甚至还具有男女平等的超前性,因而也显得稀有、珍贵。
“我认为,接下来应更深地发掘女儿节的文化积淀,厘清传统农耕时代与新农村时代道德规范的演进与差异,使其更好地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作为一个影像工作者,张新潮觉得在保护“非遗”方面,有很多工作可做,“我们可以用传统的、创新的手段,记录下珍贵的资料,同时也将‘非遗’的魅力传达给受众。”
“‘非遗’因深入人心得以传承”
孙小宁《北京晚报》编辑、作家
这次随团到衢州,所到之处,无不让孙小宁感受到这里的“非遗”项目得到了妥善保护和传承。
“可见衢州这方面的意识非常强、认识非常到位,令人欣喜。”孙小宁说,有两个“非遗”项目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在开化,村民们热情主动地向我们介绍香草火龙,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自豪,让我感动甚至震撼;柯城区的邵永丰麻饼制作,有醇正的传统技艺和浓郁的生活味,渗入了一代代人的日常生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想,这些‘非遗’项目因其深入人心,才得以代代传承。”
因为生存环境的消亡、传承人的难以为继等原因,部分“非遗”项目已经渐行渐远,乃至“无可奈何花落去”,这也是当代人面对的现实。对此,孙小宁认为,人们可以不虚饰、不流于表象,尽可能原汁原味地诚实纪录。即使有一天这个项目失去了传承,它也能依靠种种纪录而存在下去。而她也表示,这项工作仅靠传承人、“非遗”工作者、媒体人是不够的。她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进行田野调查,成为记录者。
“看衢州‘非遗’,是一种享受”
赵武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导演
赵武告诉记者,早在1982年,他就曾到过江山婺剧团。赵武说:“衢州的婺剧非常好听,字正腔圆,保持了悠久的声腔审美。演员的身段,声韵的表现,再加上外地观众对婺剧的期待、好奇,构成了一个圆满的呼应。享受啊!”
看了衢州众多的“非遗”,针对烂柯传说和女儿节,赵武表示他能当场侃出一个戏:女儿要回父亲家,夫家承受着世俗压力。但父亲思女心切,在夫权社会,亲情伦理的实现就像围棋中的奇正、攻防。最后,女儿通过智慧,以文化的名义,既实现了孝道,又相融相亲。显然,赵武是在围棋中寻找气场、节奏,而在女儿节中寻找矛盾点的突破。
赵武说:“艺术家对‘非遗’的理解,不是侧重于学理,而更关注于情感。希望更多的艺术家投入到‘非遗’的关注中,这样既保护了‘非遗’,也恰当地传播和延伸了‘非遗’。”
“衢州唤起了我的江南情结”
方跃摄影家、作家
走在廿八都古镇的小径上,方跃的相机快门声就没停过。“衢州太美了,完全满足了我对江南的另一个想象!”方跃告诉记者,自己前一天还在平遥古城参加摄影活动,接着马不停蹄地赶来衢州,一下车就是一番惊艳。
方跃说,自己从小生长在皖北地区,一直对江南有着一股特殊的情结。“我的网名就叫做‘月光下的江南’,这次夜宿廿八都,我果真领略到了其中的独特韵味!”第二天一早,天还未全亮,方跃就独自探寻着铺满鹅卵石的小巷:“这个时候的小镇是最适合倾听的,我轻轻按动相机的快门,惟恐惊醒小镇的恬静和安宁……”
衢州的“非遗”之行,给方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离开衢州前,她特地给记者发来短信:“曾走过很多地方,也见过各种各样的舞龙,但开化苏庄的草龙让我们有着不一样的感觉。我相信苏庄的草龙是可以腾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