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的《亲爱的》已成年度催泪热弹,我认为这部影片在本质上和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是同一类电影,都是有意识地剥离掉一切来自外部的作用力,让一起社会事件、一出历史悲剧,看上去就像单纯的个人情感故事,在很小的尺度内以偶然的面貌发生。无法得知陈可辛这么做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在现实体制下这样创作更安全,也许是因为他的确更擅长对私人情感的处理。
《亲爱的》的确是一次高明的观众情感操控设计,黄渤演的田文军、郝蕾演的鲁晓娟、张译演的韩德忠、赵薇演的李红琴、佟大为演的律师高夏,这五个重要角色,加上两个小朋友,都有各自的“煽情点”,就算你铁石心肠,也有一款适合你。
田文军和鲁晓娟代表着最本能的血亲之爱,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寻找丢失的儿子。韩德忠是互助小组的领袖,他体现出了更强的责任感和古道热肠,而他也最早放弃寻找。考虑到他的处境,放弃似乎需要比坚持有更大的勇气,面对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产生不同的选择才是人性复杂度的体现。李红琴是一种养育之情,两个孩子都不是她亲生的,她对他们寄托的爱却不逊于亲生父母。高夏的角色比较特殊,他被夸张地刻画为一个脸谱式的势利小律师,目的似乎是引发观众的厌憎和嘲弄——因为在影片之前的三分之二时间里,我们付出的同情和感动已经太多了。然而不出所料地,导演技术性地给他安上一段不算和睦但仍透出包容之爱的母子关系,让他也终于进入观众同情心的覆盖范围。
这部影片在宏观上包含两个相对独立的动作。第一个动作是“寻找”,主要是关于田文军在茫茫人海中找寻儿子,过程很辛苦,不过最后导向正确方位的线索却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部分的故事像侦破片。第二个动作是“索回”,在田文军和鲁晓娟找到儿子后,叙事方向突然掉头拐了个弯,开始讲赵薇怎么样以各种手段企图讨回被福利院收养的女儿,最后失败了,这部分像是法庭片。两个部分的诉求是不太一样的,第一部分更多是诉诸观众的感情,而第二部分是诉诸理智。第一部分让观众对丢失孩子的父母无限同情,第二部分则反转过来,和第一部分有意识地建立了一种对抗,说养父母其实也同样值得同情啊,从而使观众面临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影片中唯一的“坏人”——拐走田鹏的元凶、农妇李红琴的老公几乎没有正面出现,只是最开始露了一次背影,下次再提到就已经不在人世了。片中余下诸人,堪称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也就是说,所有的冲突,都是善良和善良之间的对抗,对观众来说,这降低了认同感投入的风险,无论偏向于谁,都是同情好人,也就不是糟糕的选择。
眼下的陈可辛,俨然是北上香港导演在内地干得风生水起的代表,表面上看也是本地化转型最成功的一位,其他成功者如徐克、成龙,都并未像陈可辛一样反复尝试内地本土题材,然而陈的立足策略在我看来,他的本地化仍然是一种表象,他一直小心翼翼地收缩在自己擅长的情节剧外壳内,并不轻易触碰那些可能超出他掌控的东西。这就让他的电影尽管总能使人感到一阵暖意,但缺少什么硬硬的东西,能一直硌在你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