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托班孩子自己吃饭
-刘霞
刚入园的托班孩子,吃饭是个大问题。两岁左右的孩子,在家里还有很多是大人喂饭,到了幼儿园,能够独立吃完一餐饭的孩子不多。但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托班的孩子也能很快学会自己吃饭。
大型餐桌,营造温馨的环境
幼儿园进餐时,通常是分组围坐,但托班更适合将桌子拼在一起,全体孩子像在家里吃饭一样围坐在一起,一来托班人数少,有可能集体围坐;二来有利于开展餐前活动;三来在进餐时方便教师帮助自理能力太差的孩子,同时照顾到全体孩子;四来可以让孩子互相学习。
餐前阅读,调动孩子的食欲
餐前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比如读一本图画书,特别是有食物图片的绘本,可以调动孩子的食欲。餐前阅读也是我们班的一个“仪式”:洗过手,安安静静地坐好,等待阿姨去拿饭菜的时刻,手拿一本书,图画面向孩子,开始读书。我曾经读过一本前面是一个故事,最后一页介绍韭菜的图书。先读图画故事,故事读完了,翻到“你认识吗”,介绍的是韭菜,最后是用韭菜做的食品: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孩子们兴奋起来:“老师我要吃。”于是这页书从孩子的面前一一经过,每个人都“阿呜”张大嘴巴“咬”一口。一个一个挨着来,后面的孩子很着急,一句“要坐好了才能吃哦”,所有的人都赶紧坐好了。每个孩子都“咬”了一大口,还要求再“吃”一口……
这是每次读这本书都要演出的一幕,孩子们似乎总也“吃”不够,可谓乐此不疲。在为托班孩子选择餐前图书的时候,特别注意要有食物图片(包括水果等一切可吃的东西)的图书。在这样的读书活动以后,孩子的食欲被充分调动起来,每个人都胃口大开,吃饭也就不成问题了。
适当帮助,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托班的孩子吃饭,最忌教师一对一面对面喂个别孩子吃饭。刚刚离开家庭的孩子都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如果教师喂一个孩子,其他孩子会“攀比”,甚至能够自己吃饭的也会等着老师喂。所以,教师对任何孩子的特别帮助都需要非常“隐蔽”。在吃饭时,孩子围成一个大圈,教师在孩子身后根据孩子的情况给予帮助。特别慢的孩子,教师要稍加督促,可以老师喂一口,小朋友自己吃一口;有的孩子不太会用勺子,需要教师帮忙把勺子舀满,特别是碗里饭量不多的时候;有的孩子习惯含饭,咀嚼吞咽困难,需要教师更多帮助……教师围着餐桌巡视,可以非常自然地帮助到每一个孩子,而不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与众不同或老师给予了某个孩子特别的待遇。
少量多添,体验成功的喜悦
给托班孩子盛饭,每次少盛一点,多添几次,让孩子能够很快吃完,体会成功的喜悦。“我今天吃了三碗饭!”“今天我是自己吃的饭!”这是托班孩子见到爸爸妈妈时最爱说的话,能够多吃几碗饭,能够自己吃饭,孩子会有一种成就感,家长听了也会特别高兴,赞扬孩子,这对促进孩子从需要帮助到完全自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闻播报,了解自己和同伴
一个班级中,总有几个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强,能够自己很好地吃饭,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一定要树立榜样,让别的孩子学习。让孩子相互了解而不是相互比较,让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在进步。在孩子吃饭的过程中,教师一边帮助孩子,一边可以成为一个播报新闻的人,只讲事实,不批评,不表扬。如:洋洋比昨天吃得快一点了,帆帆今天只让老师喂了一口饭,岳岳比昨天多吃了一碗饭……这样的“新闻播报”不拿孩子之间做比较,却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进步,也了解同伴的进餐情况。
“民以食为天”,饿了知道吃,困了知道睡,这是人的本能,托班的孩子同样如此,特别是有的孩子因为分离焦虑等原因,早餐没有吃好,到午餐的时候已经很饿了,不管自理能力多差的孩子,都会知道往嘴里扒饭,教师要做的,是给孩子恰当的帮助,同时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相信孩子一定能自己吃饱饭。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安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