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理事,国际儒学相关学术文化团体,国际友人及中国各界代表700多人出席开幕会。
国家主席习近平24日在北京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针对习近平的讲话,境外媒体分析称,这是习近平近一年来第三次表现出亲近儒家文化的姿态,表明其有一定的儒家修养,这正是铁腕治吏所需要的内在道德力量。
亲近孔子尊重文化多样性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这是继去年11月参观曲阜孔府并发表讲话、今年5月4日到北京大学与国学大师汤一介亲切握手、促膝交谈之后,习近平近一年来第三次表现出亲近儒家文化的姿态。
香港《星岛日报》在25日的文章中称,孔子是中国儒学的开山鼻祖。儒学是中华国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支柱之一。但在两千多年来,儒学或遭捧,或被贬,与政治的关系屡经变幻。
但是,文章指出,近两年,国学在中国教育体系的地位日益强化,在教育部门要求下,北京、上海等地学校已相继开设国学课程,不少社会人士亦重拾尊古学儒之风,各类国学讲堂在各地先后兴起。
在此种背景下,中国高规格纪念孔子有何寓意?台湾《旺报》在26日的文章中分析道,习近平24日的讲话在推崇儒家文化的同时,也向外界表明他的文化观:维护多样性、尊重不同文明、正确学习借鉴,及发展与传承的相互结合。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也强调道,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对此,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文章分析道,这表明习近平的“文化观”强调维护多样性、尊重不同文明、正确学习借鉴,以及发展与传承的相互结合。
释放传统文化道德力量维护社会和谐秩序
香港《大公报》文章评价习近平是一位负有战略远见和雄浑魄力的政治家,文章指出,习近平在十八大后不久就鲜明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成为其一系列重要思想论述的核心。他也在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之后,又特别强调了文化自信。儒家文化数千年来在规范社会伦理、弘扬道德教化、维护社会和谐秩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今年也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香港《南华早报》中文网在引述国防大学教授颜晓峰的话时说,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传承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传承者。
台湾《旺报》的文章认为,习近平表现出对儒家文化特别浓厚的兴趣。大陆最高领导人尊孔,包含了通过宣扬优秀传统文化挽救社会道德的用意。
香港《文汇报》的文章也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意义给予了积极评价,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蕴含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这些可为解决外部冲突、促进民族融合、道德提升、文化认同提供巨大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