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继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责任教授,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
漫画:谢正军
国家对假日制度的功能定位发生了重大转变
中国青年报:如何解读此次国务院旅游协调机构调整的背景?
蔡继明:2000年前后,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进出口贸易受到影响,为了稳定经济增长,政府想办法刺激国内需求,重点之一就放在发展旅游产业上。要发展旅游,公众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在这种背景下,国务院就增加了法定假日的数量,形成了“五一”、“十一”与春节三个黄金周。考虑到黄金周集中出行带来的交通、安全等公共问题需要管理,国家成立了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
从2000年到2007年,黄金周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它的弊端也开始凸显。首先,黄金周带来了商家的短期成本剧增、政府公共管理费用增加、对景点造成了破坏等问题;其次,根据对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的分析,黄金周其实对我国旅游产业拉动的作用有限,大家往往被短短一个星期之内大量的出游人数所迷惑。实际上,实行黄金周之后我国每年旅游业的增长与实行黄金周之前并无明显差别。
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国家在2008年对假日制度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方面,取消了“五一”黄金周,把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假日新增为法定节假日;另一方面,自1995年带薪休假从被写入《劳动法》之后,国务院第一次颁布了关于带薪休假的细则性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这两项调整意味着,国家对假日制度的功能定位,发生了重大转变,除了旅游,假日还承载着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功能。此次国家撤销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并建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可以说正是2008年那次调整的延续。2008年之前,假日只是被单纯地和旅游联系在一起,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假日进行调整。现在,从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设置不难看出,国家把对旅游产业的定位提升到了更高层面。如果非要和假日制度联系起来,那也是带薪休假,而不是黄金周。
中国青年报:和您的解读不同,一些专家分析,建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可能是要恢复黄金周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