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消费频道 > 消费新闻
宁波车主买保时捷 付了全款却不能提车闹上法院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9-24 08:34:57

  家住镇海的金先生说,自己一直有个“保时捷“梦,想买辆保时捷开。前几天,他终于美梦成真,在宁波兴宁保时捷中心买到了一辆保时捷新款车Macan。

  签了合同,付了全款,金先生去提车时,4S店却说,目前暂时不能交车。理由是,这辆车是试驾车,要在2015年1月完成试驾任务,之后才能交付给金先生。这些事宜,工作人员在购买前已经告知了金先生。

  双方各执一词,究竟怎么回事?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联系上金先生和宁波兴宁保时捷中心。

  车主:

  签了合同,付了全款,却不能提车

  金先生说,前不久他相中了一辆保时捷新款车型Macan,很快,他就和兴宁保时捷中心的一位经理谈好了买车事项,并于9月1日签订了合同。当时,他还交了一笔10万元的款项,作为购车的定金。“几天后,保时捷中心主动打来电话告诉我,剩下的车钱可以交了。巧的是,我手头正好有一笔余钱,就按照对方的要求,通过电汇把钱给交了。”

  9月19日,金先生来到了兴宁保时捷中心提车,对方却告诉他,这车,现在还不能提。

  金先生很郁闷。翻看合同,白纸黑字写着“明年2月1日或之前全款付清可以提车”。“我签了合同,也付了全款,为什么不能提车?”

  4S店:

  试驾车退役后才能交车,事前已告知车主

  钱江晚报记者找到售车的兴宁保时捷中心,中心市场经理华馨回复:目前暂时不能交车,因为金先生想要提走的是一辆还没退役的试驾车。

  华馨告诉记者,试驾车是有任务在身的,只有当车辆完成了试驾任务之后,他们才会选择将其出售。“金先生要买的这辆Macan就是一辆试驾车。根据我们工作人员的预估,这辆车将在2015年1月完成试驾任务,之后才可以交付。这些事宜,工作人员在购买前已经告知了金先生。”

  那么,购买试驾车后,什么时候才能提车?“车子要等退役了才能交付,这是毋庸置疑的。”华馨说,什么时候决定让车辆退役,要通过对车辆的车况、里程数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后,才能做出。

  华馨向记者详述了购买试驾车的流程:选定车辆,与4S店签订购车合同,交付定金,合同上会写明交车的最后期限;接下来,车主要做的只有等待,在车辆到位后,4S店会联系客户,商定付款与提车的具体时间,当面付款。

  4S店质疑车主擅自付款

  律师表示以书面合同为准

  华馨指出,金先生的做法不合常理。“购车前,工作人员已明确告知,试驾车并不是马上可以提车的。确定车辆试驾退役,可以交车后,我们会主动联系车主来付余款提车。但金先生事后却主动致电我们的财务人员,要走了银行账号,通过电汇付款。”

  但是,按照金先生的说法,是保时捷中心主动打来电话告诉他可以付款提车的。华馨表示,经过核实,财务人员并没有提出过让对方付清余款的要求。“对于工作人员和顾客之间的通话,4S店都有录音存档。”

  事实到底如何?记者再次联系金先生。面对记者的提问,他顾左右而言他,不肯直接回答,最后说了一句“不要再谈了”就挂掉了电话。

  记者注意到,华馨所说的“试驾车要等退役后才能交车,4S店会主动通知车主付款提车”这一点,在合同中并没有提到。华馨承认,这是口头约定,但有录音为证,而这也是行业内的通用做法。

  那么,这些录音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记者询问了浙江海泰律师事务所的金光泽律师。

  金律师告诉记者,是否能成为相关证明,录音的日期非常重要。“如果录音记录发生在合同签署日期之后,录音中4S店明确提出了试驾期未满不能提车的要求,并且得到了车主认可的话,那么录音可以视作对合同内容的补充。”

  “但是现在,录音里的谈话发生在合同签署前,那么还是要以书面合同为准。”金律师表示,因为当时双方处于商讨阶段,商讨的内容应该落实体现在合同中。既然在合同里并没有写明试驾期未满不能提车,那么4S店还是要负责任的。

  华馨告诉记者,保时捷中心了解到,金先生购买试驾车后擅自付款要求提前提车的事,并非第一次,“他在其他4S店也做过这样的事。我们有理由怀疑他的动机。”华馨表示,中心已经就此事报警,警方已立案。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见习记者 包晓敏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