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里,最显眼的位置放着身高体重秤,寄宿制学校不得出售碳酸饮料……这是日前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了“中小学健康食堂标准试行版”之后,很多学校随即跟进的做法。对于胖孩子越来越多的现在,体重计到底该不该放?孩子的自尊心怎么办?是不是会因此减少了生活的趣味?已经有媒体出于爱护孩子的角度提出了这些疑问。
就在不久前,我亲眼看到一个为减肥而出问题的大学女生:她在中学一直很胖,但因为准备高考顾不上节食也没时间锻炼,到了大学,看到别的女孩子都开始打扮自己,于是决定在短期内减肥,因为减肥力度太大,得了“厌食症”,很快就从肥胖变成了严重消瘦,与此同时,“厌食症”又伴随“暴食症”,终于在一次不能自制的饕餮之后,胃被食物撑大后上升到胸腔,并在胸腔破裂,因为影响到心脏最终不治而亡……悲剧发生后,她家人朋友都在后悔,要是上中学的时候能帮助她克制自己,减减肥,何至如此?遗憾的是,中学期间早早就备战高考,孩子们的所有生理、心理异常,都因为需要让位于高考,而变成了一个可以“等到有时间再解决”的过程,但真到腾出时间来,很多习惯已经形成,很多过程已经变成了结果,其中就包括导致肥胖在内的饮食、生活习惯,而这,本应该是现代教育的一部分。
担心放体重计会伤胖孩子的自尊心,担心这样的健康标准过于严苛,会照顾不到孩子们不同的体质,这是老师家长的好意,但是,因为疾病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肥胖,毕竟是少数的,更多的都是因为错误的甚至放纵的饮食、生活方式,比如把快餐碳酸饮料当饭吃,比如从来不运动,要改变这些已经形成的习惯肯定会痛苦,甚至看上去会违背孩子的天性,但是,这些习惯是错误的,结果是必须纠正的,那就需要花成本,身心的痛苦就是必须付出的成本之一,包括体重计,本该是一个善于自我管理者,生活中的“标配”,它会对每天的生活提供适度的约束。如果说伤自尊心的话,伤的也是扩大了的,不该有的自尊,那些与不健康后果同在的自尊心,应该与不健康的习惯和恶果一样,早早被消除。如果说由此会带来对肥胖孩子的鄙视,我更愿意相信这完全可以转化为对正确饮食,身体锻炼的重视,只不过各个学校在摆了体重计,限制了碳酸饮料之后,还应该配套健康教育的手段,帮助孩子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获得一个健康身体,而后者本身就是重于分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