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大二男生体测猝死后 学校体测长跑前需签字画押?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9-19 09:05:50

  本周一,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纺院”)的一名大二男生,在进行1000米体质测试时不幸猝死,网友一片哗然。

  昨天,又有新浪博主称,校方提出跑步前要签字画押,出事了学校不负责。在风口浪尖上的校方,果真对体测又出台了新措施?为此,记者特地前往学校跟踪采访。

  继体测猝死事件后,

  微博再爆学校“签字门”

  事情还得从周一说起。

  9月15日21:35许,@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发布一则官方微博:“9月15日下午4:50许,我院纺织学院一男生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最后一个项目中突然晕倒,现场体育老师立即报120,同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施救。120救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急送市第七医院抢救。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不幸于晚7:16宣布不治。我们对失去一位学生,家长失去爱子,表示沉痛哀悼!”

  而这件事情的余温尚在,昨天早上,新浪网友“董罘董”再爆消息:“@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出了1000米跑死人的事件后,学校照样组织学生1000米测试,不过这次学校学聪明了,跑步之前签字画押,出事了学校不负责任,而且想毕业必须要跑。现在这学校都是霸权了,这社会还有什么救。”

  签字后,“出事校方概不负责”的说法让好大一部分网友直呼太过分,太嚣张。于是,记者来到了位于镇海区风华路的校区,核实此事。

  采访中仅一个学生说听说过且没有看到过签字的文件

  昨天中午,突下暴雨,记者来到校园时,正是午休时间,学校里三三两两有人从教学楼出来,也有人去图书馆学习,于是记者沿路拦了几名学生,随机采访。

  “同学,听说过接下来体测长跑需要签字的事吗?”

  “签字?为什么签?”有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人不明白签字的意义。

  陆陆续续找了二三十名学生,不是没听说过“签字画押”的,就是连体测的事都不知道的,如果不是周一的那场意外,他们都不知道今年的体测又到来了。

  在众多采访中,只有一个商学院的大二女生听说过此事,记者一询问,她就接上话了:“有的,我听同学说起过,要参加长跑就要签字,出现身体不适了学校也不负责,但是我还没有签,我们班也没人签。”

  “那你看到过那张需要签字的文件吗?或者有没有同学看到过?有拍照片吗?”

  “那没有的,谁也没见过,因为最近不是暂停了嘛!我不清楚谁地方有,也没有拍照片,只是听人说的。”女生称,她也是道听途说才得知的。

  于是,记者再次联系了博主“董罘董”,他称自己并非纺院的学生,是听自己在纺院的弟弟说的,但拒绝透露弟弟的姓名和任何联系方式。

  随后,记者把采访情况反馈给他,几分钟后,他便将早上的微博删除了,还发布了另一条新的微博:“现在的学生都挺二的。”便再没有做回应。

  校方称此事子虚乌有体测签字是确认系本人参加

  中午12点多,记者来到了行政楼的宣传部办公室,党委宣传部部长黄炜回应:“一早我就看到了微博,为此特意了解了情况,可以说,所谓‘签字画押’的事子虚乌有,根本没有这样的事。”

  不过,黄炜称,目前体测前确有签字,但只是为了确认系学生本人参加了测试。

  “我们的每张体测表格上有好几列,第一列是学生姓名,二至八列是体测的具体项目,包括身高、体重、长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那最后一列就是签字栏,每个学生在参加第一个项目前,就要签字,代表这是本人参加的,是为了诚信,据我所知,别的学校也是这样的,代表名字跟测试者是对应的。”

  黄炜还说,目前专门负责体测的部门在考虑,将于本周出台新的措施,就是在学生参加完所有项目的测试后,核对成绩,觉得与实际情况接近后再最后签字确认,算是对自己负责。

  记者了解到,体质测试是教育部规定的需在每年10月31日前完成的高等院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的测试,这跟毕业证书挂钩。自从9月15日学生猝死后,纺院已暂停了长跑项目的测试,别的项目照常进行。黄炜也表示,学生如遇身体不适,可申请缓测或免测,不过免测就需要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提供的有效医疗证明。

来源: 中国宁波网 作者: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