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先遣队衢州活动示意图
中共衢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
1933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0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指挥,使战斗节节失利。
面对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关系的新变化和中央苏区危急的局面,中共中央决定抽调主力红军一部,组建抗日先遣队北上。1934年6月下旬,根据相关命令,中央苏区主力红军第七军团部及其下辖第十九师(其前身是赣东北的老红十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下简称先遣队),对内仍保留军团建制,下辖3个师,共6000余人。军团长寻淮洲,政治委员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随军中央代表曾洪易。并由随军中央代表、军团长、军团政委3人组成红七军团军事委员会。先遣队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国民党统治区,宣传推动抗日运动的发展,开展游击战争,在浙西、皖南地区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牵制围攻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1934年7月7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向闽浙皖赣4省进军。
9月9日、10日,先遣队由闽北挥师北上挺进浙西,于12日进入江山县境,转战常山县,途经开化县。
10月底,先遣队(红七军团)全军3000多人,奉命由皖赣边境进入闽浙赣根据地休整。11月4日,长征途中的中央军委来电,命令红七军团与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之后,先遣队在江西德兴县重溪进行整编,红七军团编为第十九师,新红十军及地方武装编为第二十师,以原闽浙赣军区司令刘畴西为军团长,乐少华为军团政委,对外仍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1月18日,先遣队(红十军团十九师)在师长寻淮洲、政委聂洪钧、政治部主任刘英率领下,夜出怀玉山,突破上(饶)玉(山)之间的封锁线,向浙江西部进发。
11月18日,就在先遣队红十九师向浙西进军的同一天晚上7时,中央军区发电红十军团,令“十军团决全部立即从玉(山)常(山)间挺出铁道以北,首先活动与开(化)、遂(安)、衢(县)、常(山)间,并一部积极破坏铁道,威胁衢州,调动围攻闽浙赣敌人,集结主力,坚决争取运动战中消灭敌人,以创造皖浙边苏区”。命令又决定:“以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5同志组织军政委员会,并以方志敏为主席,随十军团行动”。11月24日,方志敏等率红十军团部与红二十师,离开闽浙赣苏区首府葛源北上皖南,12月3日途经开化县的大丘村,12月10日在皖南黄山东南的汤口与19师胜利会师。蒋介石闻讯红军集结汤口,大为震惊,组织10万大军(是红军人数的10多倍)进行围剿。
12月14日,红军与国民党军补充一旅在黄山东麓太平县的谭家桥交火,此役红军伤亡300多人,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壮烈牺牲,时年22岁;军团政委乐少华、政治部主任刘英也先后负伤。谭家桥战斗失利后,先遣队(红十军团)于1935年1月7日,由皖南休宁县转战浙西,进入开化县境。在开化进行了大龙山、徐家村等重要战斗。先遣队(红十军团)最后在怀玉山与10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1月29日方志敏被敌搜捕,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
抗日先遣队穿越江山
江山县廿八都镇是从闽北浦城入浙西的咽喉,有国民党浙江保安第一纵队副指挥蒋志英率重兵把守,企图堵截红军。
9月12日拂晓,先遣队避开国民党重兵把守廿八都,绕道五显殿穿过江(山)浦(城)公路向东,出其不意地进入江山廿七都。当晚,先遣队经岭头等地,在东坑口、周村一带宿营。先遣队向当地民众散发《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书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标语,宣传抗日主张,揭露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先遣队入境后,国民党江山县长周心万惊恐万分,请求派兵保卫县城。浙江保安处长兼浙保第一纵队总指挥俞济时迅速电令蒋志英,率浙保第三、四、六团各一个营,由廿八都赶往江山县城防卫,沿江浦公路直奔清湖。
9月13日下午3时,红军进攻清湖镇,烧毁两座碉堡,消灭全部团丁,占领全镇。当国民党援军浙保三团一营乘车到达清湖镇附近时,遭到红军阻击,向江山县城仓皇溃逃。红军毙伤国民党军30多名,烧毁汽车2辆。红军在清湖镇压反动官吏,没收土豪劣绅的粮食、食盐、布匹等分给贫苦群众。当晚,红军在清湖、蔡家一带宿营,军团部设于清湖镇上。
清湖失守后,蒋志英为防红军进发江山县城,连夜率另外2个营从贺村出发,进至县城边老虎山。驻守贺村的国民党军补充一旅第二团第二营也于深夜赶到县城布防。先遣队得知江山城守军布防情况后,于14日凌晨撤离清湖镇,绕过江山县城继续北上。浙保纵队调集3个营兵力,占领了油山、大王山和木仙花山,企图阻挡红军北上。红军派出一支部队兵分3路,击溃了国民党军,掩护主力部队向常山县挺进。
从清湖向常山方向挺进,必须跨过浙赣铁路,国民党军在铁路沿线及车站均有重兵把守。先遣队首长根据中革军委9月10日电令,决定实施破路炸桥。14日,先遣队派出一支小分队袭击贺村,击溃国民党军补充一旅第二团一个连,毙敌10余名,炸毁贺村汽车站和火车站。主力部队安全通过了铁路线,到达鳌头、上王、占村一带村庄宿营,军团部设在上王。
15日凌晨,先遣队主力继续前进,抵达江山县的大陈,决定炸毁航头大桥。就在先遣队执行炸桥任务的同时,蒋志英率浙保纵队四、六团各一个营和补充一旅二团一个营,从江山县城出发,经丰足向大陈推进。红军为掩护炸桥部队执行任务,前去牵制敌人,在大陈进行了一次激烈战斗。战斗至下午5时,担任炸桥任务的部队返回,向敌阵地侧后攻击,形成对敌三面包围之势。国民党军凭借优势火力,组织猛烈射击,敌我双方形成对峙状态。战斗到当天深夜,红军撤回到大陈宿营。大陈战斗,红军歼敌70余名,缴获轻机枪1挺,长短枪十几支;红军也伤亡多名,第三师师长王永瑞负重伤。
15日晚,国民党江山县县长周心万急电浙江省政府,声称蒋志英部被红军包围,急切待援。国民党军补充一旅第二团由衢州连夜驰援,向大陈推进;16日又派出6架飞机轰炸大陈。16日凌晨先遣队果断撤离大陈,甩开国民党军,朝常山方向挥师北上。
抗日先遣队两进常山
先遣队挺进浙西,引起国民党当局恐慌。蒋介石于9月15日电令浙江各县县长“督率团队固守待援”,“失陷城镇糜烂地方,则军法俱在决不姑宽”。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接连召开省府委员和保安处参谋长会议,省政府主席鲁涤平下令浙江保安纵队调集兵力驰援浙西堵防。
9月15日晚,当先遣队派出军团直属教导队、侦察连、警备连和工兵共500余人,先期由大陈出发,连夜行军,穿过江山与常山之间的峡谷,进入常山的砚瓦山、木棉岭到达程村,伺机袭击常山县城。
常山城内原先仅有保卫团和基干队驻守,红军抵江山县清湖后,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急调省保安处教导队2个连、保卫团干训班2个队,以及驻开化县的浙保纵队第二团的3个连共700余人到常山防守。常山县城环城设木栅,周围筑碉堡7个,组成坚固的防御工事。
红军教导队等一行于16日凌晨从程村出发,分两路袭取常山县城。红军因突入城内人数不多,在城内坚持了约3小时,主动撤出常山县城。就在先遣队一部袭破常山县城之时,先遣队大部队从江山大陈出发,经常山县的砚瓦山岭脚底,于9月16日上午到达距常山县城仅六七里的程村口一带。
9月17日拂晓,先遣队一部占领了常山县北乡芳村镇,俘虏了由县城逃到该镇的警察、巡官等18名,并捣毁了镇公所。当天,红军主力抵达芳村。先遣队派出小分队打土豪、惩恶霸、筹款饷、补军粮、散发传单、书写标语。
先遣队继续北上深入浙江,令国民党浙江省当局更为恐慌,省主席鲁涤平急令省保安团急驰遂安堵防,国民党军补充一旅(旅长王耀武)和第四九师(师长伍诚仁)也加速尾追先遣队。9月18日凌晨,先遣队离开芳村,经界牌岭进入遂安(今淳安)境内。
11月20日夜,在江西重溪整编后的先遣队(红十军团十九师)在师长寻淮洲、政委聂洪钧、政治部主任刘英率领下,由江西省玉山县的叶家桥进入常山县的草坪,并连夜沿常(山)玉(山)公路两侧的山路向常山县城急进。红军突然出动由赣入浙,出乎国民党军意料,急调浙保一纵队三团和蒋志英部由常山至常(山)玉(山)边境堵防。
21日凌晨,红军派出侦察队进到常山城西的西峰寺一带,准备袭击县城。不料,被守城哨兵发觉,侦察队立即撤回。红军留下小部队在五里亭、七里坳一带掩护,主力迅速转移北上。红军在湖口北面浅水地带渡过常山港。
红军绕过常山县北上,县城军队不敢出城追击,蒋志英率部在常山南部草坪附近也不敢紧追。对此,国民党闽浙赣皖边区警备司令赵观涛大为震怒,即令在玉山协防的浙江保安第三团赶回常山追击红军,双方交火。战斗持续约1个小时,敌伤亡20余人。红军完成掩护任务后,主动撤出战斗。先遣队于11月22日,到达北乡芳村镇,23日,进入遂安白马地界。
抗日先遣队三进开化
1934年9月,先遣队(红七军团)迂回辗转于浙皖边境的崇山峻岭中,于27日,抵达皖浙赣三省结合部的开化县左溪,当晚在此宿营,次日,离开开化县境折转休宁的岭南。部队走时留下一批伤员。
同年12月,先遣队(红十军团部及二十师)在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的率领下,由赣东北苏区北上皖南,部队由江西德兴穿过壕岭关,于3日进入开化县境的大丘村,次日,撤离开化进入德兴。
先遣队谭家桥战斗失利后,部队整编为第十九师、二十师、二十一师3个师。此后,部队面对10万国民党军的追剿堵击,辗转迂回在皖浙赣3省边境10多个县,始终未能摆脱困境。
1935年1月7日晨,方志敏、乐少华、粟裕、刘英等率领的先遣队(红十军团)在皖南休宁转战浙西,进入开化县西坑口,再折转向北,在开化的丰盈坦、大麦坞一带宿营。8日,红军又转入遂安县境,9日,再次进入皖南歙县,遇敌军阻拦后于当日返回遂安。当晚,先遣队领导成员在遂安的茶山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全军南下,经化婺德苏区返回闽浙赣苏区休整。
10日凌晨,先遣队由遂安县向南转移,越过青岭再次进入开化县。当天下午,先头部队到达开化县齐溪大龙山时,发现国民党军二十一旅两个团,由南向北往大龙山而来。红军前进路受阻,即组织部队迎战,双方展开激战。红军指战员与敌顽强拼杀,拒敌于大龙山村外。
当日下午,红军主力部队撤出大龙山村,由原路返回青岭脚。此仗双方伤亡严重。经大龙山村南下闽浙赣苏区的道路无法打通,红军于下午撤出战斗改道而行。在大龙山东南凹头庙担任掩护红军撤退任务的红军刘智先连,战斗结束未能赶上已撤退的大部队,奉命单独转移,后在开化境内坚持游击战。
先遣队撤出大龙山村后,不顾连续行军作战的疲惫,连夜急行军北上,沿清岭山脊向东转移,经遂安县的溪滩村、清风岭,沿乘风源口的山路过界头岗,于11日拂晓,又一次进入开化马金界首村,然后,经排田到霞山涉水过河。当晚红军在中村、张村宿营。
红军到达中村、张村后,向当地群众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刷写宣传标语并没收土豪劣绅粮食、浮财,分给贫苦百姓。两村群众兴高采烈,奔走相告:“方志敏来啦!”家家户户腾房子、让床铺,各家各户几乎都住满了红军。
12日凌晨,先遣队从张村、中村的宿营地出发,计划进入化婺德苏区到闽浙赣中心苏区。此时,敌情已十分严重。12日下午,国民党军“追剿队”指挥部严令浙保五团,星夜轻装由开化县的星口向西南急进至徐家村堵击。敌四十九师和补充一旅则向杨林、上下庄一线追赶。红军处境危急。
红军于13日晨,由杨林出发进入南华山,经桃花坞、瓦里坑,于上午10时许,抵达徐家村,即遭到早红军半小时到达的浙保五团第二营的阻拦。国民党军占领有利地形,并向红军发起进攻。战斗持续至下午,红军始终无法打通前进的通道,且浙保第五团第一、第三营又陆续赶到。当天夜,红军留第十九师作掩护,其余边打边撤,冒着大雪,爬上菜刀岗,沿山背小路改道向西,朝王山村摸索前进。
国民党军“追剿队”全部加速南下,补充一旅进至杨林、东坑口,第四十九师向西南插入上下庄一线,第二十一旅从遂安南下马金。南华山受敌三面包围。
红军于14日晨,抵达南华山西面一带,时值隆冬腊月,加之粮食缺乏,战士疲劳,红军已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
15日上午,先遣队从王山村出发,以第十九师为前卫,披荆斩棘,连翻几座大山,进入江西德兴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