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12年来,马刚先后资助贫困儿童、孤儿、单亲家庭儿童500多名,累计投入善款近600万元。其中,有不少孩子自幼失去了父母,大多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由于年老体弱,他们已丧失劳动力的爷爷奶奶根本无力照顾孩子们。
马刚,少小进少林武校学习武术。他12年苦练武术,数次获得冠军。他从师学艺期间,崇武尚德,武艺精湛,多次随团出访美国、泰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结交了成奎安、吕小龙等国际著名影星。在香港当过武术教练,做过替身,拍过电影,年薪港币50万元,在港台可谓红极一时。
记者了解到,2001年,正当马刚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家乡年迈的母亲却身患重病,为尽孝道,他毅然离港返乡。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母亲的病情得到缓解。2002年春节,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些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居住,常年得不到父母的疼爱不说,还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他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深知农家孩子没有知识的苦处,经深思熟虑之后,决心用自己多年的积蓄筹办留守儿童学校。2002年8月,在河南项城市各级领导的支持和亲友们的帮助下,他终于赶在秋季开学前经项城市教育部门批准,在项城市官会镇投资近200万元兴办了官会镇昌福学校,成为附近十里八村留守儿童、贫困孤儿的家园。
今年,马刚又免费收养了50多名孤儿。马刚说,这些孤儿的确很苦,但还有比孤儿更苦的,学校里有兄弟俩,大的王海生,今年6岁,小的王海俊,才4岁,他们的父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一发病就打人,孩子的妈妈被打跑了,可怜的孩子跟着失去劳动能力的爷爷奶奶,不仅衣食没有保障,而且时不时还会遭到患病父亲的毒打。
在昌福学校,像孙肖南、王海生这样的孤残贫困儿童还有很多,他们都在心中称马刚为“慈父”。马刚表示,我收留了这些孩子,就要对他们负责,学校不仅给他们免去所有学费和生活费,而且还要资助他们以后上高中,读大学,培养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随着贫困学生的增多,开支明显加大,学校开始出现负债运转。为了学校和孩子,无奈之下,他找来当地一些有爱心的农民工,组建了施工队伍,因缺少资金,他不能置办机器,只能干些墙壁粉刷之类技术含量小的粗活、重活儿。为了多挣点钱,他和其他工人一起,扛水泥、运材料、爬脚手架,累得实在受不了了,就躺在沙土堆上打个盹儿。他常常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在这里,你只是一个为别人打工的农民工,为了学校那些可怜的孩子们,你必须坚强。这些年,马刚就是靠组织农民打零工维持学校的开支和贫困孤儿的生活的。挣到钱后,他立即脱掉又脏又破的工作服,把脸洗干净,到商店买回孩子们所需的生活、学习用品,满脸笑容地出现在孩子们当中。就这样,工地、学校,农民工、校长,位置和角色周而复始地轮换着,一轮就是12年。
在学校运转陷入困境的初期,一段时间内,马刚曾徘徊于矛盾的十字路口,2011年,马刚带领近百名民工,在周口市区“万达·熙龙湾”的房产项目工地做外墙保温。2012年初完成。“当时承包的建筑商是浙江上虞市德盛建设集团,谢伟祥经理负责我们的工资。”马刚说,两年内谢经理一方欠他们劳务费共计200多万元。但是到完工结账时,却突然找不到了谢伟祥,直到目前欠款仍然没有索要回来。
这些年马刚失去了很多,妈妈走了,香港的舞台丢了,人生最年轻最宝贵的十几年青春时光就这样渐行渐远。谈起办学的感受,马刚说:“我确实失去了很多,但我收获了感恩,传递了善爱,孩子们的一声呼唤、一句问候,就是我今生最大的收获。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要倾尽一生精力来多行善举,感恩社会,回报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