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高校强迫新生办指定手机卡 不办无法使用饭卡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9-05 09:27:07

  记者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通知文件

  阅读提示丨近日,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大一新生得到通知,学校推行一卡通,用于学生校内餐饮、购物、考勤等。而要办一卡通,必须先办理一个商丘本地的联通手机号,这让不少已办其他运营商手机号的学生和外地学生犯了愁。

  入学要办联通卡,否则办不了餐卡

  9月3日,记者来到商丘医专时,大一新生正在军训。

  “入学时都要办联通卡,不然连餐卡都办不了。”一名新生告诉记者,他们入校时,有一道程序就是办一卡通,但是一卡通是与联通手机号捆绑的,要办一卡通必须办一个商丘本地的联通手机号。而且,开卡必须交100元以上,全部为手机话费,而不是餐费,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

  记者走访得知,因为要办这种捆绑式“一卡通”,一些入学之前就用上手机的新生,只要是手机卡不是联通的,或是外地联通的,就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要么再办一个本地联通手机号,要么就换号。一名来自郑州的学生抱怨道,自己在郑州办了一个号码,本想只需开通一个“两城通”业务,就可以不用换本地号,但没想到学校强制使用联通号,她现在不得不用两个手机号。

  据另一学生介绍,他的同学手机是其他运营商的定制机,无法安装联通号码的SIM卡,必须换手机,因家庭困难,无钱购买新手机,找到老师帮助,最终花50元购买了一个老式手机,才将联通号码装上使用。除了其他运营商的定制机无法使用外,双卡手机也无法使用绑定的号码。为了“方便”这一部分新生,联通公司还专门在校园设点售卖新手机。

  学校通知要求推行与指定运营商的合作

  记者在校园发现一张“一卡通智能管理卡”的使用须知,该宣传单是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给新生的。使用须知中对“一卡通”的表述是:“一卡通已与学生学籍号绑定,集成在手机卡上,是学生在学校的‘身份证’,出入校园、上课考勤、进出宿舍、借阅图书等都必须使用一卡通。”“此卡还是手机卡,是各位同学在校内统一登记的唯一通信号码,是学校与你传递信息的唯一官方通道……”

  据该校两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辅导员介绍,如果学生不办卡,将不会被分班。而且,为了推行与联通的合作,开学前夕,学校专门下发了一份通知,要求:“商丘联通公司为学校通讯服务唯一平台,各部门要停止使用其他通讯公司‘校信通’等通讯服务”,“其他通信运营商不得以任何形式在校内做业务活动,发现立即制止清除”,“学生宿舍楼内停止使用其他通讯运营公司网络设备”等。该通知还加盖了学校办公室的公章,但很快被学校回收。

  通知还要求学校原来使用的其他餐卡消费系统在余额使用完后作废。这就意味着,大二和大三学生也将要办理“一卡通”,并办理一个联通号码。记者在学校采访时,多名高年级学生表示不会办理这样的“一卡通”。

  “现在的一卡通还只是具有餐卡功能,以后学校推行门禁系统、考勤系统等一系列数字化系统,可能会用到一卡通,如果不办联通号,还真的会影响学校生活。”两位老师说。

  “商丘医专的很多学生来自农村,经济并不宽裕,这种做法有损学生利益,也不利于管理。”上述两位老师告诉记者,其实不少老师和学生都对此有意见,但没人敢说。

  学校:没有强制,不存在通知文件

  今年7月9日,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和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加强守法经营,切实规范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秩序的通知》。通知要求学校不得利用“校园一卡通”等与电信业务强制捆绑,不得与电信企业签订任何形式的排他性协议,已经绑定的要尽快联系相关单位全面开放,另外提供未与电信业务绑定的方式让学生选择。

  既然开学之初早有文件禁止这种“绑定”,商丘医专推行的“一卡通”为何还要与指定运营商手机号绑定?对此,记者于9月3日下午采访了商丘医专校长郭祥谋。

  “这个我们与联通签的有合作协议,但是不存在强制行为,一卡通和手机号捆绑的行为现在也都不存在了,解开了。”郭祥谋简单回复后,不愿多说。该校办公室一名王姓负责人表示,学校并未收到任何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投诉,所谓的“捆绑”只是商家的宣传策略而已,“通知文件”也并不存在。简单表态后,该负责人也不愿再多说。

来源: 大河报 作者: 记者 朱建豪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