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国务院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 考证热能否降温待观察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9-01 09:15:05

  近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务院本月取消了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等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到明年将基本完成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太多、证书太乱的现象有望改变。1994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科学评价人才的一项制度,被写入劳动法。此后,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应运而生,并催生了各种培训热、考证热。

  提醒

  高校需要顺势转型

  职业资格证书,本是职业能力的一种外在凭证;但是,因为,职业资格许可的随意,职业资格证书的泛滥,以及考证热的形式化,职业资格证书的意义也正在失去——即便拥有了更多的资格证书,也很难证明自己,也很难被用人单位相信,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当然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具有了相应的职业能力。此时,职业资格证书就给人以鸡肋之感——虽然没有什么大用,但是上岗需要,而且水涨船高,如果没有职业资格证书又不行。于是,职业资格考试一直很热,而且处于一种盲目的考试热中。

  现在,对职业资格许可和证书进行规范,当然是一件好事。它可以逐渐剥离职业资格考试中种种附加的利益,让职业资格考试变得更纯粹一点。当职业资格考试泛滥,并成为一种考试经济时,很多职业资格证书只不过是一些部门、行业和协会硬生生制造出来的谋利道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各个部门、行业和协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依然热衷于不断设置更多的资格证书,并将其哄抬到上岗必需的重要程度。其实,这种职业资格许可与职业证书,完全是一种自身资源的寻租和兑现,除了让这些部门、行业和协会赚得盆满钵满外,只能徒增考生与从业者的负担。

  所以,规范职业资格证书的另一个好处是,它也可以给那些盲目考证的考生减压,让他们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专业的学习上,而不是证书的获取上。换个角度看,规范职业资格证书不仅仅是减压,它还是一种加压——没有了直接证明资格能力的职业证书,职业能力如何体现、如何培养?这就需要高等教育有一个落地的过程。一方面,应该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规模。另一方面,必须强调职业能力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分量与重要性。一些高校需要顺势转型,教育理念也需要及时改变。

  李劭强

  考证费用急需瘦身

  泛滥而无节制的考证热,极大地浪费了大学生的财力和精力。现在考一个证,除了英语四六级这样的证比较便宜外,而像报关员、秘书证、导游证、注册会计师证、国际IT认证证书、微软系统管理员证书等,报考费用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实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且很多证书,都需要经过培训。像网络工程师这样的培训,没有两三千元很难拿得下来。这笔考证费用,对很多学生来说,实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要想拿到这些证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大学生感慨,“除了上专业课,其余就是没完没了的培训、考试,整天都在为考证忙碌,没一点空余时间。”甚至考证占用了大量时间,影响了专业课学习,致使专业素养较低,就业竞争反而没有优势。

  诚然,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些职业是需要资格的,有些证书是有存在必要的。但揆诸四野,不客气地讲,很多证书是“歪嘴和尚念歪经”,不是着眼于职业而是着眼于产业。有些机构通过考证来体现自身的存在,并且为自己谋取利益,已经成了“考证吹鼓手”,乃至“考证经纪人”。这一背景下,有必要通过顶层设计,对证书热浇一桶“冰水”。而现在,有关方面正是这么做的。

  归纳人社部负责人的讲话,针对考证热其实有两层意思,一是能取消的尽量取消,二是不能取消的必须规范。在这其中,还应该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保留还是取消,不能自说自话,有必要公开听证论证;二是最终保留下来的,应该严格控制考试费用。像有些考试,费用竟然达到上千元,迫切需要来一个“瘦身计划”。而且应该加强对培训的引导和规范,不能让其成为“吸金黑洞”。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可是印度诗人泰戈尔有过一句名言,“翅膀绑着黄金的鸟儿飞不起来”。绑着太多证书的年轻人,又怎么可能飞得高飞得远?不是在考证就是在考证路上,不应该成为现代年轻人的宿命。

  毛建国

  疑问

  能否终结考证乱象

  房地产中介人员要考房地产经纪人证,有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却还有注册税务师考试、足底按摩服务员要考足疗师……目前的职业资格许可领域,一个行业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职业资格。名目繁多的职业资格许可,催生了考试经济、考证热的乱象。

  一方面大量社会人员竞相参加资格考试,甚至有人在家专门从事考证,导致考试一年比一年难,理论与实践脱节,比如2013年仅南京参加一级建筑师考试的人数达到两万五千人左右,另一方面是真正在岗、有实际工作经验却无暇备考的技术人员被“资格”挡在门外,不少企业为了保级升级,承接项目,“借用”各种个人职业资格证成为普遍现象,导致安全质量事故频发,最著名的是2009年6月的上海“楼倒倒”事件,项目的监理工程师将个人资质挂靠在施工企业,其本人从未去过施工现场。事发后,他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而有关方面通过办班、教材、考试来收取高额的培训费、教材费、考试费,随意设置职业资格,形成一个负面考证怪圈。

  取消职业资格许可,能否终结考证乱象?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所提问的:现在我国职业资格的种类究竟有多少?哪些需要保留?哪些需要取消?亟待进行一次认真清理。

  斯涵涵

  评价

  让政府回归监管本位

  国务院这次特别强调,没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一律取消。具有多重积极意义。

  其一,主动驱除行政化趋势,让依法行政真正回归。本来政府不必管、不该管,由市场来管的事情都任由其大权独揽,职业资格许可行政化趋势在政府“这一只看得见的手”操纵之下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随着国务院不断缩减行政审批事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基本的行政准则再一次被明确,确保政府简政放权、依法行政真正落到实处。其二,用制度管住资格证,净化资格证认证领域的风气。具体认定工作逐步移交给行业协会、学会承担,建立健全资格证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职责,达到“釜底抽薪”之效,让各种乱象失去生存土壤,从而创造一个资格证和职业能力相关联的健康行业秩序。其三,营造公平的竞争秩序,激活劳务市场活力。把人才能力和资格的评价交给用人单位、服务对象来评判,让市场“这一只无形之手”来决定优胜劣汰。

  井水明

  延伸

  政府放开只是第一步

  无法律依据的职业资格许可明年全部取消,这一改革思维还应继续延伸。比如,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猛,按照现有的规定,大量驾驶技术学习者必须交纳高昂学费,由当地交警部门认定的驾校培训后,才能参与驾考并取得证书。虽然考取驾照方能上路在世界各国都是通行准入制度,但由交警部门垄断的驾考培训链条同样应当打破。民众为何不能自由选择,到底是通过自我学习还是参加驾校培训,来获取驾考资格呢?

  此次职业认证改革,是在重申一个尝试,那就是能够由市场自行完成的,就交还给市场,个体可以自主去学习并通过的,就只需最后一道检验关足以。在许多方面,政府管得太多,要么就会管死,要么会越管越乱。包括职业资格在内,政府放开只是第一步。职业资格管理还要进一步改革,就如同其他领域的政府审批改革一样,指望其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尤其是改革踏入深水区总会遭遇诸多既得利益阻挠,恰恰需要根据改革进展不断深化完善配套举措,最终让职业资格管理的改革方向与宗旨相吻合。

  三言两语

  ●会不会很快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之类的考证资格就没有了?

  ——顾中一

  ●支持,太对了。所谓的职业资格很多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实。搞这么多职业资格许可,要大学专业做甚,都是权力寻租和腐败重地。

  ——蓝流年

  ●最邪门的是评职称还要考各种试,最邪门的还有呢,部委级别可以内部自己评,各地方的政策也不相同!考试费用年年涨。

  ——孙建

  ●“企业法律顾问”在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取消之列,9月13日、14日还要不要去考试?

  ——胡子平

  ●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从业资格证考试是一个劳民伤财的暴利行业,从教材编写到教材出版销售,从组织全国性或区域性考试到发证年检,这不仅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是从业者宝贵时间和从业机会的严重浪费。

  ——董登新

  ●职称应取消现在的这种评定方法,评个什么高级对单位什么贡献没有有什么用,除了多付工资,没有一点效果,特别在机关里。

  ——董哲

  ●又有一大批人要失业了,不过,这样挺好的,这些证书真心没用!想当初年少不懂事的我还考了什么房地产经纪人协理,现在想想真是浪费钱财,因为压根没用过。

  ——熊天

 
来源: 北京晨报 作者: 赵国品/图 毕舸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