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上海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全部古诗 杭州语文教材不变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8-27 10:11:03

  昨天,一条微博“上海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全部古诗”在网上热传。消息来自上海的《新闻晨报》:对比新旧一年级语文课本发现,新教材删除了每个章节后的“古诗诵读”部分,共有《寻隐者不遇》《登鹳雀楼》《夜宿山寺》等8首古诗被删。此外,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

  关于课本的古诗词和课文的调整,上海有老师觉得现在小学新生的基础差别非常大,有些家长让孩子超前学习了小学第一学年的内容,删除长难课文、放慢教学进度,有助于“零基础”的学生掌握知识。

  大部分网友不同意删

  一年级课本删除古诗,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大部分网友反对,但也有赞同的。

  网友“Lu_Sun_葵”:现在记得最牢、背起来最有感觉的还是小学时背下来的古诗,这么美好的回忆怎么可以没有呢?古诗本来就是唯美的、有韵律的,今天它之所以成为孩子的一项负担的原因是,总把古诗当考点,总把背诗当任务。把古诗留下来,让孩子自由随兴读读也好啊。

  网友“秒速5厘洣”:一年级而已,删了点没什么不好,后面可以再慢慢学起来。

  网友“季楠”:我觉得有必要减少。虽然文化需要传承,但是很多平时生活中基本上都用不到了,还是留给那些研究诗词歌赋的人研究吧。

  一批一线老师、教研员认为,这次被删除的8篇古文诵读其实并不难,读来朗朗上口,很受学生欢迎,也不会占用太多课时。一位语文老师说:“我们或许会把一些简单优美的古文作为拓展阅读。”

  杭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不变

  那么,杭州一年级小学生的语文教材有没有变化呢?昨天,我们也采访了杭州一些语文老师。

  濮家小学语文老师王珏,下学期教一年级。她介绍说,杭州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今年没有变化,还是用原来的人教版教材。真正把古诗词当做课文上的,一年级上册中有两篇,分别是《画》《静夜思》。一年级下册也有两篇,分别是《所见》《小池》,这几篇不仅要读背还要理解。还有几篇古诗词出现在语文园地,这些只要求读背,不要求理解,比如《咏鹅》《春晓》等。

  王老师说,这几首古诗难度不大,有些孩子进学校前就背得很熟练了,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难度不大,课上得有意思的话,孩子们也很喜欢。

  天长小学副校长蒋军晶说:“上海之所以要减少课文篇目,是因为他们原本的课文篇目有点多,也是理性地在减负。他们减了之后是40篇课文,而杭州现在一年级上册是20多篇课文。古诗词方面上海也许有自己的考虑,不过在台湾,一二年级的孩子很少接触古诗词,他们把大量古诗词放在初中高中课程中。”

  蒋校长说,杭州目前用的教材,古诗词难度不大,数量也不多,不会对一年级的孩子造成压力,让孩子接触一些也蛮好的。

  也有一位语文老师说,古诗词毕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肯定要学,但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古诗词,还可以讨论。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主要是形象思维,这个阶段更适合读一些童诗童谣,比较有趣,也很形象,读起来上口。至于古诗词,孩子可以在一年级下学期或者二年级开始接触,可能会更有感觉。

  采访过程中,也有一些语文老师透露,本来今年一年级语文要换新教材,但由于种种原因推迟了,很有可能明年开始用新的语文教材。新的语文教材,识字量要求会降低,但幅度不是很大。

  上海一年级语文新课本上被删除的8首古诗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画

  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悯农二首(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