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文新街道老年食堂里吃饭的一老一小。
这个月底,杭州最大的老年食堂——文新街道老年食堂就要关门了。
在香樟公寓会所一楼的老年食堂门口,社区的停业通知也贴出来了。姜阿姨匆匆瞥了一眼,走进食堂,掏出食堂充值卡。刚才忘记带饭卡了,姜阿姨吃完饭回家拿来饭卡付账,一小碗酸菜鱼,一个素菜,一共14块。
姜阿姨和老伴身体都不太好,买菜、洗菜、炒菜,吃完刷锅刷碗,很麻烦,老两口现在很依赖这家老年食堂。老伴不太爱出门,通常都是姜阿姨一个人吃完给老伴带回去些菜。早餐有包子、馒头、蛋饼、白粥、小菜。吃午饭的人多些,菜品也丰盛,六素六荤、半荤半素十二道菜。姜阿姨最喜欢吃酸菜鱼,每次只要老年食堂有,她必点。
附近上班族常来蹭饭
老年食堂200多平米,能同时容纳五六十人吃饭。昨天正赶上午饭时间,我点了一个10元套餐,有炸鸡腿、青菜炒肉、土豆丝,味道和外面小餐馆差不多,但分量要足些,米饭随便吃。另外还有6元、8元、12元、15元等好几种套餐。老年人喜欢点套餐,实惠,菜里不放味精,少油,很适合他们的口味。
不少上班族也喜欢到这里蹭饭。小区会所里有一家培训机构、一家科技公司和一家旅游公司,来蹭饭的都是这几家公司的员工,昨天中午陆陆续续有100多人来吃饭,年轻人占了大半。
小王和小陈一人要了个套餐,她俩都喜欢吃比较辣的菜,天热,不想跑太远,在这里吃就是图个方便。食堂月底关门后,小王准备从家里带饭菜上班,小陈准备叫外卖,不过外卖有点贵,她说还要考虑考虑。
小沈做的是行政工作,在这个食堂吃了两年了,“饭菜说不上多好吃,就是习惯了,方便,走几步楼梯就到,跟公司食堂差不多,不想下楼,打个电话就送上来。有时候公司也在这里聚餐,十几个人,点上一大桌菜,AA制,蛮实惠。”食堂要关门了,小沈还不知道,一个劲地问:“那我们怎么办?”
50多岁的面点师傅首次创业
一辆电瓶车停在食堂门口,下来一个皮肤黝黑、个头不高的中年男人,右肩上还搭了条毛巾。他是老袁,老年食堂的老板。老袁从电瓶车上搬下来两袋50斤大米,喘着粗气说:“够用到月底了。”
老年食堂里里外外只有4个人打理,老袁全面负责,儿子是厨师,两个老乡,一个管卖菜收银,一个管收拾餐具。
老年食堂的通告牌上,歪歪扭扭写了几行字:我喜欢为大家服务,每天夜晚3点钟买回各种蔬菜,自己烧,自己卖,还生存(养活)不了我自己,本店8月31日停止。
字是老袁写的,他没念过几年书,以前到处打工,三个儿子陆续长大,40多岁的老袁,拜师学起了面点。
面点手艺学了一年,老袁在联华超市做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去外婆家当了6年的面点师傅。三个儿子眼看到了结婚的年纪,家里盖房子、彩礼都需要钱,两年前,经老乡介绍,51岁的老袁打算创业,来到文新街道老年食堂做早点,凭独特的各种动物造型面点,迅速赢得口碑。
去年3月,老年食堂的老板把整个食堂都让给了老袁,不收他的租金。老袁当时觉得早点生意还不错,就拿了下来,成了食堂的第三任老板。
每天凌晨3点,老袁和儿子开着面包车去勾庄买菜,还增加了外卖服务,生意还算过得去。今年下半年开始,老袁感觉生意淡了,每天人还是不少,但钱没赚到,就有了退出的想法。
至于退出去做什么,老袁还没想好。有一点可以肯定,他还是想做面点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