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MSN网站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博士罗伯特·史莫林指出,虽然人们对流感并不陌生,但在一些看法和应对措施上,却存在不少错误。
误区一:身体健康状况好,就无需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一般推荐有慢性病的人接种,但健康人同样能从接种中获益。目前建议6个月~19岁的婴幼儿、青少年、孕妇,以及49岁以上的人每年接种一次。此外,体质敏感,易受病毒感染者也应接种。
误区二:打疫苗就足以防流感。
除了被动接种流感疫苗外,生活中还可以采取一些主动措施来预防流感,比如避免接触流感患者,经常洗手洗脸等;如在接种前已接触到流感病毒,就要考虑服用抗病毒药物,但请遵医嘱,不可自行服药。
误区三:无明显症状等于没病,也不会传染他人。
很多人觉得自己几乎没有流感症状,所以不会传播流感病毒。实际上,人群中有20%~30%的流感病毒携带者并无明显症状,但仍具有传染风险。
误区四:无需每年接种疫苗。
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变,因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才能确保自己最大程度上免受流感波及。
误区五:冷天外出不穿外套,湿着头发或坐在风口会得流感。
得流感的唯一途径就是感染流感病毒,而流感季节恰逢寒冷天气,因此人们常会把流感与寒冷天气和被冷风吹联系起来,其实两者关系不大。
误区六:发烧时少吃喝。
如果你感染流感(或感冒)并发烧,身体会需要更多体液,此时哪怕没有胃口,也必须保证足够的饮食量。
误区七:喝鸡汤能加快康复速度。
温热的鸡汤喝下去可以缓解喉痛,并补充大量体液,但鸡汤本身并无对抗流感的特殊功效。
误区八:因流感发烧两天以上就要打抗生素。
抗生素对付细菌在行,但对病毒并没什么效果。如果发烧是因某种细菌感染所致的并发症,抗生素才会有效。因此,若流感症状迟迟不愈或恶化,应就医查清病因,再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