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鲁迅文章再被删出教材 专家:不如去看宫崎骏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8-21 15:00:14

       近日,新学期开学,拿到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的老师发现,新课本30篇课文中,9篇课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而备受关注的是,鲁迅的文章《风筝》也消失不见了。有专家认为,鲁迅文章太深刻,不是初中生能感知的,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也有人认为,很多删除的文章可能是几代人的记忆,不让孩子学很可惜。关于鲁迅文章从语文教材大撤退的问题再次引发广泛争论。

 
原标题:专家 初一晦涩读鲁迅不如去看宫崎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1/3课文调整 删除鲁迅《风筝》

近日,新学期开学,拿到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的老师发现,新课本30篇课文中,9篇课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而备受关注的是,鲁迅的文章《风筝》也消失不见了。有专家认为,鲁迅文章太深刻,不是初中生能感知的,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也有人认为,很多删除的文章可能是几代人的记忆,不让孩子学很可惜。关于鲁迅文章从语文教材大撤退的问题再次引发广泛争论。

鲁迅有些文章地位“尴尬”

新学期伊始,初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发现,新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删掉了鲁迅的《风筝》和郭沫若的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这一变化引发广泛讨论。多位资深初中语文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评价教材调整的效果,必须结合实际教学的效果进行,现在就表扬或批评为时尚早。也有老师坦承:“鲁迅的有些文章在初中教材里地位尴尬,就算老师花费大量时间精讲,学生也不能很好地理解。”

初一学生难懂《风筝》

对新教材的讨论焦点,在于删除鲁迅文章。七年级上学期新教材删除了鲁迅的文章《风筝》。

一位资深初中语文老师向记者坦言,鲁迅文章的思想性、文学性当然毋庸置疑,但选入教材还要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观察到,鲁迅几篇选入初中课文的文章都出自《朝花夕拾》,内容多是作者回忆自己少年和青年时期往事,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很近,学生就很喜欢、也能够较好地理解。但有些鲁迅的文章,比如《风筝》,对初一的学生来讲就不那么好理解。”

现在已经读初二的男生阿健认为,这篇文章很难懂,而且学完以后也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是鲁迅的文章,他更喜欢初二下学期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学过之后,他为“覆盆子到底是种什么植物”跟妈妈讨论过多次,也记得《社戏》中作者钓虾、烧豆子来吃的情节。

有老师更直言,有些内涵较深的鲁迅文章在教学中“地位尴尬”。“这样的文章要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去理解,如果要读懂,还需要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就算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去讲,以学生的年龄、阅读量,还是很难理解。”

曾春香老师认为,总体看来,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学期新增的文章文辞质朴,富有真情实感,“而且比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她还发现,新教材选取的课文与每个单元的写作要求很一致。比如,讲家庭、亲情的一个单元,写作的主题也是一样。学生学完课文再练习作文,指向性和针对性更强。

“好还是不好 学了才知道”

很多网友反对删掉鲁迅的作品,认为这是一种“倒退”。甚至有人说,鲁迅的“淡出”是“教育的悲哀”。但也有家长和老师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家长何女士就表示:“不应该用成年阅读者、甚至文学爱好者的观点去评判初中教材。适合学生的教材才是最好的。”

她举例说,自己当年学习《纪念刘和珍君》时似懂非懂;直到上大学后专门找来鲁迅的文集看,才真正理解了这篇文章。她认为,将一些晦涩、难读的鲁迅作品或名家作品放到初中低年级语文教科书中,无异于“揠苗助长”。“文章是好文章,但学生消化不了。”

多位资深初中语文教师都表示,教科书的设计应该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比如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是语言的基础训练;更具体地来说,初一学习的重点是记叙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评价一套教科书,应该结合学生的反馈。好还是不好,学生学了才知道。”

新版七年级教材更贴近孩子年龄阶段

刘华教授指出,由于七年级上册特别强调家庭亲情、学习生活,谈自然、人生体验、科学和幻想,所以选取更多贴近孩子年龄阶段的文章,由浅至深,并非刻意卡掉经典篇目。

他说:“实际上,此次修订还特别强调了阅读,强调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强调选文的典范性。增加语音、词汇等语文知识,强调人文性和知识性的统一,这是很重大的变化。课改初期的教材过于注重人文性,淡化了语言文字的学习。”

刘华也谈到,这次比较大的调整还在写作方面,新教材更强化写作,分单元进行编写,而且强调要生活写作,说真话,写真情,发挥想象,着力于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谢绮珊 黄茜 编辑: 单春盈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