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朋友圈晒游戏成新热点 爱玩微信游戏潜藏风险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8-20 13:53:38

  “之前的朋友圈多是一些晒美食、晒幸福的人。现在打开朋友圈,发现一大半的朋友们都在分享游戏链接。”近段时间来,市民庄先生的朋友圈时不时地被各种“不服来战”的小游戏搅乱得“烽烟四起”。这些游戏往往有一个特质,上手容易操作不难,可以随时分享到朋友圈晒战绩。

  朋友圈小游戏为什么能火起来?宁波的游戏市场情况如何?带着这几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现象

   朋友圈晒游戏成新热点

  庄先生告诉记者,微信晒游戏是从“Flappy Bird”开始。这个小游戏最风光的时候,走到哪都能看到有人端着手机戳屏幕。它不仅登上了微博头条,还借助朋友圈的力量引发了一次爆炸式的狂潮。“自那以后,越来越多制作简单的小游戏纷纷占据朋友圈阵地。常常一个游戏刚消失,就会有另一个小游戏火起来。”

  前段时间,一款名为“围住神经猫”的游戏公布了官方数据。数据显示这款游戏上线当天PV值(全称Pageview,查看的页面数量)就达到86.5万,IP破23.4万。在接下来的24小时后,PV窜升到了1024万,IP更高达241万。而随着朋友圈病毒式分享,目前总PV已达到数亿级。同样,另一款“看你有多色”的小游戏,上线仅一天就收获了一千多万用户。而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小游戏的开发时间,不过短短数日。据“围住神经猫”的开发商介绍,参与游戏制作的人员只有美术和程序员两人,仅仅用时1天半就完成了,48小时就完成了上线发布。

  提醒

   小游戏潜藏风险

  不少爱玩手机游戏的人或许不知道,手机游戏火爆的背后实际上也潜藏着风险。

  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一条“为云南鲁甸县祈福,为灾区的所有同胞祈福!”的消息出现在朋友圈。打开网页,用户可以自行输入姓名、地区为灾区祈福。祈福信息转发一度火爆。就在三天后,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博提醒网民,祈福链接或存在窃取个人信息及诈骗的风险。

  宁波市电信局IT技术专家余伟建告诉记者,从技术上来说,这种窃取信息的方法是可以实现的。“不少像算前世、算命的小测试,都需要玩家输入个人信息后才能进行,实则可能是在后台收集玩家的手机号码,再让玩家输入名字去匹配,从而盗取信息。如果玩家使用手机银行、支付宝还会有被盗取财产的风险。”

  分析

   小游戏助公司出名

  在业内人士看来,手机游戏更像是社交游戏的一种变形。

  “脱离了社交平台,此类小游戏难以火爆。”宁波百迅软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可为说,“但社交类小游戏有一个特点,就是热点转换很快,持续度不长。如果游戏公司不推出新的产品,之前积攒起来的用户就会马上转化。”

  “与电脑游戏相比,手机游戏开发竞争更为激烈。”史可为坦言,“从我们公司跟踪的数据来看,一款独立手机游戏的高峰热度大概在三个星期左右。在这之后,用户的关注度会下降,但不会说完全消失。”对于游戏公司来说,首要的任务还是应该思考如何去吸引更多的玩家,以及如何将游戏的持续度延续下去。

  从2006年起,宁波百迅软件有限公司开始独立研发一个叫“宁波游戏中心”的游戏平台。游戏平台主打本地麻将、本地斗地主等棋牌类游戏,经过一年多的潜心开发吸引了不少PC端和手持端玩家。目前,这款游戏手机总安装量达到35万人次,平均每天活跃用户7000人。

  小游戏的营利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游戏。“传统游戏的营利模式叫做‘放长线钓大鱼’,但在网页嵌入小游戏,广告成为了首个营利方式。”史可为说,“但通过广告方式来营利,对专注于游戏开发的公司来说并不可取。

  史可为告诉记者,广告若要产生效应,首先需要一个庞大的用户数。事实上,当一款游戏的用户达到几十万,甚至百万后,游戏本身的消费额可能远远超过广告的效益。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借助微信火起来的小游戏确实为公司提供了成长和出名的机会。

  宁波关键点品牌策划有限公司营销专家黄江伟告诉记者,“以前游戏产品的成长周期很长。通过移动互联网,这个周期可能缩短到了一夜之间。“

来源: 中国宁波网 作者: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