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富和孙女在编竹制品
王振富的收徒公告
“我摆摊不为赚钱,就为找徒弟,徒弟没找到,我还会接着摆摊。”今天上午,记者联系到衢州市民间工艺大师、江山竹编工艺非遗项目传承人王振富,仍然没能收到徒弟的他言语中有些失落,但决心依旧。一心想将手艺传承下去的王振富,几年来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徒弟。内心焦急的他,今年开始了摆摊寻徒的方式。
8月13日上午10点,江山市峡口镇王村的集市上人来人往,在集市入口处摆放的一长溜竹编工艺品吸引了村民们的围观。昂首阔步的老虎、造型精致的果盘花瓶、仙姿飘逸的丹顶鹤,件件物品都惟妙惟肖。“编得真好,这么精细。”“这不知道卖多少钱一个呢?”围观的村民议论着。
摊位前摆着三块广告牌,其中两块介绍竹编的历史背景,另一块则是“招收学徒公告”,上面写明了招收要求:男女不限,年龄在15到17岁之间,免费招收,而且包吃包住。但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学艺者一定要学会,如果半途而废,就要将吃住及一切费用返还。
摊位拐角处,坐着一老一少正在用竹篾编织物品。老人正是王振富,他手上的龙头刚刚编好、装饰过,“去年开始创作十二生肖,已经编了蛇、虎、鸡等6个生肖了。”王振富说,身旁正在编小提篮的小女孩是他的孙女,暑期里跟着他学习竹编。
过去,王振富以制作竹编农具和生活用品为主,随着塑料制品的盛行,竹制品日渐式微。王振富巧妙地把竹编技艺与工艺品结合起来,拓展了竹编工艺的应用范围。
2010年,王振富到江山长台小学从事竹编教学,教五、六年级的孩子,每周六节课。“这些都是孩子们的作品,挺不错的。”王振富起身走到摊位前,指着学生作品展示区,花帽子、竹篓、花瓶……都编得有模有样。
王振富说,他今年69岁了,最遗憾的是始终找不到一个徒弟,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年轻人的观念都变了,不愿意学这个,认为辛苦又赚不到钱。”王振富说,学校里跟他学的孩子很多,但时间短无法学精,“有的孩子自己喜欢,手也挺巧,我想招来做徒弟,家长却不同意。”
“我想找一个15到17岁的,当一门手艺学,学到20来岁,就可以靠这个谋生。”王振富说,他每次将竹编工艺品拿出来展示,都会有人想买,“但我现在都不卖,每个作品只创作了一个,卖了就没有了。如果找不到徒弟,这些技艺也都要消失了。”
王振富公开收徒已经好几年,却始终未能找到,这让他十分着急。今年开始,他决定到各个地方摆摊寻徒。“在峡口镇摆过一次,下次再去其他地方。”王振富说,“只要有年轻人肯学,我不光传艺,还愿意解决吃住。”
链接:
69岁的王振富,是目前江山市惟一的竹编工艺非遗项目传承人,从17岁当上学徒开始,他从事竹编技艺已整整52年。
2009年,王振富的这项竹编技艺被评选为江山市市级非遗项目。
竹编工艺流程极为复杂,竹子下料后,需用各种不同的刀具削、刮篾丝,篾丝宽度必须一样大小,同时,什么样的器皿着何种颜色也很讲究,否则编出的东西就难以达到效果。随着经济的发展,竹编受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竹编制品慢慢退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舞台,也许不久的将来它只是人们记忆中的一个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