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女子接受盲人按摩后下肢麻木 入院做腰椎手术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8-18 15:33:01
   袁女士在按摩后感觉右下肢麻木,住院做了腰椎手术后,她将盲人按摩师告上了法庭。近日平谷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庭审中,盲人按摩师孟先生认为自己只承担1%的赔偿责任。

  袁女士腰椎病发作,和盲人按摩究竟有多大关系?而针对盲人按摩业的情况,记者也做了一番了解。

  起诉

  腰酸

  竟被按成残疾?

  40岁的袁女士去年夏天感觉腰酸,听说附近有家盲人按摩中心不错,就来到按摩中心,花360元办了一张按摩10次的卡。去年8月21日第8次按摩时,店主孟先生说为了效果更好,需要“背对背”再背一下。背的过程中,袁女士突然感觉右腿发麻,回家后疼痛加重。

  当天下午2点多,袁女士又找到孟先生,对方说可能是神经根水肿,又给她按摩了一次。当晚8点多,疼痛难忍的袁女士到医院治疗,经诊断,她的腰5骶1间盘突出髓核向右后方脱出、右侧神经根受压等,且保守治疗无效。之后袁女士住院11天,做了腰椎手术,花费医疗费3万元。

  出院后,袁女士和家人找到孟先生的按摩中心协商,孟先生说把报销后的医疗费3万多元给她,但袁女士没同意。袁女士把孟先生告到了法院,要求判令对方赔偿她医疗费、营养费、精神损失费、伤残赔偿金等共计23万余元。

  “我现在已经是残疾人了,因为做了这个腰椎手术,就可以申请残疾证了。”袁女士走起路来仍是一瘸一瘸的。她告诉记者,做了腰椎手术后,其右下肢仍然感觉麻木,使不上劲,什么活都干不了。

  不过据记者了解,做完腰椎手术可以去申请残疾证,但能否鉴定为残疾不一定。

  庭审

  医疗鉴定认定按摩与致残“稍有关系”

  戴着墨镜的孟先生是在姐姐的陪同下来到法庭的。他是天津人,十几岁时因外伤导致失明,18岁时学习按摩,曾在医科大学特教班上过学,2005年开店经营,迄今已取得初级、中级按摩技师证书。

  孟先生告诉记者,他从业多年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事。他记得袁女士当时说抱孩子扭着腰了,才到他店里按摩的。

  “腰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就是腰疼和腿麻,这是发病本身症状,跟我的保健按摩无关。”孟先生不同意原告的诉求。

  法院出示的医疗鉴定结论是,椎间盘变形需要一个过程,40岁的袁女士属于该病的高发人群,而按摩可能加重原有病情,起到诱发作用,外力按摩也可导致椎间盘突出。

  袁女士对鉴定结论不认可,她说自己以前没去过医院,腰有病但腿没事,现在的症状是孟先生“背对背”用力过猛导致的。

  而孟先生则对鉴定所说的病发和按摩“稍有关系”表示不明白。法官解释说,他曾向鉴定报告的医生打电话咨询,医生认为原告的病和被告的按摩有1%至10%的关联度。

  “我对鉴定文书不认可,但是同意承担1%的责任。”孟先生认为,这事让他赶上了,出于同情可以给原告补偿,但数额只能是两万左右。

  孟女士则坚持要求被告承担至少10万元的费用。鉴于双方调解意见分歧较大,法院不再进行调解,审判长宣布择期再审。

  调查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保健按摩

  记者了解到,开办盲人按摩店需要有残联出具的证明,按摩师必须持资格证上岗。

  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保健按摩呢?一位盲人按摩师告诉记者,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接受保健按摩。“心脏病高血压患者、骨质疏松、骨折、孕妇、醉酒的人都不能做,我们每次都会问的很详细。”他说,盲人按摩师的最大优势是手指感觉灵敏,注意力集中,穴位找得准,为了克服看不见的困难,他们都会在做按摩时与客人详细聊天。“当然不排除这行有良莠不齐的现象,有的人学了一个月就考下本儿了,穴位点不准也能干,另外,也不是所有盲人都适合做按摩……但反过来说,医院大夫误诊、错诊的还比比皆是呢,不能说这就是坑人、害人。”

  专业人士介绍,有些腰背疼痛是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如果过度按摩容易发生骨折。另外按摩师的技术经验很重要,诸如踩背,如果用力过猛易造成关节脱位、骨折等后果。对于严重的颈椎病、颈部肿瘤患者,随意在颈部做按摩还可能造成瘫痪。因此如果腰背部、颈部有疾病,应该首先到正规医院求医问诊,听从大夫的建议。按摩只是起到保健作用,而不是包治百病。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记者 王蔷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