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专题
选机构有讲究、内容有规定 研学旅游如何学游兼得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8-18 10:04:49

 

  是游还是学?思考体悟是关键

  7月21日,一架由苏教国际组织的赴英研学旅行团搭乘的航班因技术原因,临时紧急降落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城市伊尔库茨克机场。

  事情发生后,苏教国际立即启动响应机制,一系列及时、有效和透明的应对举措,让团队师生的情绪平稳了下来,也让身在国内的家长悬着的心渐渐放松了下来。

  参加这次研学旅行的南京学生周子高(化名)从小学六年级起,就开始参加研学旅行,到过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周子高告诉记者:“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总是能碰到一些新鲜事,这些宝贵经历能让自己逐渐变得成熟。在国外,参观国外中小学和著名高校,走进他们的课堂;到外国人家里寄宿,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欣赏国外的自然风光、城市和乡村美景等,整个过程感觉很有收获。”

  周子高的父亲周先生说,几乎每年一次的研学旅行,着实让孩子变化许多。“从整理衣服到规划作息时间,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提高了,外语水平也有明显进步。我相信当孩子长大成人后,回过头看这一段经历,会觉得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周先生说。

  在世纪明德总裁王勇看来,研学旅行与一般的旅游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王勇认为,研学旅行属于教育活动的范畴,它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最终目的,而一般的旅游很难具备教育活动的功能和意义。从行程安排上来说,研学旅行是学习和观光并重,即便是普通的景点参观,研学旅行也是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参观考察,关注青少年的成长贯穿研学旅行全程。

  贺兴初表示,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一次独立随团的游学之旅,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增强其团队协作的意识。境外研学旅行重要的不仅在于学,更在于悟,学生所听到的、看到的都可能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研学旅行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来看,它不是单纯的校外活动,因具有团体性、丰富性、体验性和娱乐性而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孙云晓说。

  规范境外研学,学习内容不少于行程一半

  贺兴初说,从苏教国际组织的赴境外研学旅行情况看,今年的规模较上年有所下降,去年5521人,今年3500人左右。而近几年,参加世纪明德组织的赴境外研学旅行团的人数相比苏教国际略少,但该机构今年组织的国内夏令营参营师生数高达10万人。

  近年来,教育部、各省教育部门纷纷下发文件对研学旅行进行规范,对主办、承办单位资质要求给予明确,对项目的设计和活动安排提出更高要求。教育部今年7月颁布的《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规定,举办者要为赴境外研学旅行团组配备随团带队教师,并指定1名带队教师为领队。团组的带队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10。学生年龄结构偏小的团组,需酌情增派带队教师。

  “今年暑假共有300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我们组织的赴境外研学旅行项目,而随团教师、境外营地的领队以及苏教国际的工作人员达到了587人,师生比15.4,尽管安全成本增加了,但是安全系数提高了。”贺兴初说。

  《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规定,境外研学旅行的教育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长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在境外全部行程计划的1/2。要注重活动特色,丰富教育内容,可以选择或者包含环保、科技、人文、自然、历史、文学、艺术、体育等主题活动。

  今年4月,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七厅局发布境外修学旅行新规,其中也明确要求教育内容不能少于2/3。贺兴初分析说,在这样的背景下,该省以往存在的一些国内外机构和个人“跑学校”推广线路的情况,今年得到了明显遏制。

  孙云晓认为,除学校以外,应鼓励更多主体参与研学旅行,特别是应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公益组织等的积极性,利用各自的优势来举办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研学旅行活动,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功能完备的研学旅行教育体系。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记者 王强 沈大雷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