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房产频道_2013 > 房产新闻
昆明夫妻为买房假离婚 房还没买到限购取消了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8-13 16:45:50

  市民讲述

  为了买套房自住不得已假离婚

  秦女士丈夫名下虽然有3套房,但他们并非炒房者,也没有像不少投资客一样每个月都有不少租金收入。她告诉记者,丈夫名下的3套房一套是父母住、一套是外婆住,还有一套他们自己住。之所以想再买套房也并不是为了投资,“我父母没有房子住,我们就想给他们再买一套房,但父母年纪大了,用他们名义买也贷不了款,全款付清我们又没有那么多钱。而且因为限购的影响,我们根本没有买房资格了。”于是,开发商给秦女士出了个主意——假离婚。

  “谁想假离婚啊!但考虑再三,也只有这个办法能避开限购政策的限制,我名下没有房产,离婚之后不仅可以买房,还能按首套房贷到款。”

  “离婚”苦等8个月房还没买限购取消了

  秦女士告诉记者,去年,他们一家看中了高新区的一处楼盘,并参加了楼盘团购,当年10月就支付了一半的房款,为了能买上这套房,并贷到款,他们在去年缴纳了房款定金后,于12月和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离婚”后就一直等着楼盘开盘。“当时开发商承诺今年三四月就能开盘的,但可能因为市场不好,楼盘现在都迟迟未开盘,虽然着急也没有办法。如今婚是离了,苦等了8个月,谁料现在房还没有买到手,限购政策就取消了,我们这婚是白离了,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啊!”秦女士无奈地说。

  秦女士表示,国家调控楼市他们很支持,要不是调控政策抑制了房价上涨,他们也不可能买得起房,但这一限制,把他们这样的自住房需求都给限制了,让他们不得不为买房而假离婚。如今限购取消了,秦女士打算先和丈夫复婚。“白白有了个离婚的记录,真是无奈。”

  市场观察

  取消限购首日看房客未明显增加

  “您好!女士,之前您不是有买房打算吗?但因为限购买不了了,我今天给您打电话就是想告诉您昆明已经正式取消限购了,如果您感兴趣改天可以过来看看。”昨天,是限购取消首日,记者在楼盘采访时看到售楼人员正在逐一给客户打电话告知限购取消的消息。

  在记者走访的几个楼盘中,现场看房人并不多,甚至有的楼盘几乎没有客户来看房,当然,一方面因为昨天下大雨;另一方面昨天是工作日,加上限购刚刚取消,并不会马上显现到市场上。采访中,不少楼盘负责人都表示,限购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作用毕竟有限,在限贷政策依然执行的情况下,成交量并不会立即大幅上涨。

  多数开发商表示暂无应对举措

  采访中,记者也注意到,在多个售楼现场并没有立即挂出取消限购的宣传标语,各大楼盘的广告也暂时没有增加限购取消的要素。对此,不少开发商都表示,目前,昆明楼市的确面临供应量大增的现实,且产品同质化竞争严峻,因此,对于开发商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快速消化库存。

  一位本土知名地产企业的负责人也发微博表示,限购取消虽说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毕竟政策导向是正面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对于房市的作用一定是积极的。

  对于购房者普遍关心的房价会不会因为限购取消而上涨的问题,多位开发商也认为,限购虽然取消了,但从市场实际来看,目前的昆明楼市并不足以支撑价格上涨,因此,在市场库存仍大,限贷政策没有取消等前提下,应该不会有项目因为限购取消而大幅涨价。

  业内人士提醒购房多考虑实际需求

  对于大部分购房者来说,尤其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购房者,当下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今限购取消了,可以出手买房了吗?对于刚需和改善需求购房者来说,买房主要看区位、配套和价格,经过房价的调整,目前昆明二环、三环的房价水平基本在7000元~8000元左右,三环以外的一些特惠房源价格还更低,甚至有的楼盘还出现了“5”字、“6”字头的房价。

  因此,业内人士建议有自住需求的购房者,现在的确是比较合适购房的时机,一方面:经过价格调整,目前昆明的房价水平已经有所下调;另一方面,现在可供购房者选择的项目和房源较多,可谓是真正的买方市场;再则,不少项目为了快速消化库存都推出不同程度的优惠及首付分期等方式,这对于资金紧张的购房者来说也能相应减轻购房压力。

  当然,业内人士也提醒购房者,购房应该更多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不要一味地追求房价还会不会继续下跌。还有在购房时尽量多做比较,选择相对有实力、稳妥的开发企业所开发的项目。

来源: 春城晚报 作者: 记者 杨春雁 实习生 索畅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