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正常电话被标为“骚扰” 软件公司称有申诉渠道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8-13 09:57:00
  骚扰电话响起时,有时在半夜,有时正好在开会,有时候孩子刚睡着……为了阻止和标注骚扰或推销电话,市场上各种“手机管家”软件受到消费者欢迎,使用者也越来越多。但近期多位消费者甚至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私人、公司或政府办公的正常电话被标注为“骚扰”或“推销”,受到拦截不说,各类手机软件公司还不能及时纠错,让“躺枪”的用户烦心。

  现象一

  新买手机号200人标“骚扰”

  程先生刚买了一个电信手机号,兴冲冲打给家人时,却被反复挂掉。他再用原有手机号打给家人,问为什么不接电话时,对方一头雾水地说,手机软件提示他的号码为“骚扰电话”,已经有200多人标记过了。

  这是怎么回事?程先生打给10000电信客服,对方说,程先生的手机号可能属于“二次重启号”,也就是说,此前确实有人用过,停机销号之后这个号码将沉淀至少90天,才会重新被人挑选。

  “那我应该怎么办呢?”程先生问。客服答,程先生只能联系每一个具有这种功能的手机软件公司,看看能否有办法替他消除这样的记录。更让程先生气恼的是,他没有找到申诉“洗白”的渠道。“别人手机能看到我的是骚扰电话,但是我的手机上并没有提示,更没有找到怎么去除别人手机记录的消息。”

  不仅是新使用的手机号,在这些功能背后,一些使用了多年的手机号,也莫名其妙地被标记成了推销电话。

  近日,北京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的手机号,被一杀毒软件默认成了我爱我家某经纪人的电话。“这手机号我连续用了10多年,怎么就被默认成其他人的推销电话了呢?”陈志很是纳闷儿。

  正在休产假的吴女士更郁闷,她连续使用10年的北京移动全球通号码,最近也被认证成了“推销电话”。一个月前,就有人提醒吴女士,她打来电话时,手机卫士提示有几个人将这号码备案为推销电话;一个月后,将她号码记录为推销电话的变成了20多人。但在她休产假的几个月里,除了给亲属打电话之外,她没有给外人打过电话,从来也就没有做过任何和“推销”有关的工作。

  现象二

  政府办公电话成了“推销”

  不仅消费者个人的电话,部分公司的正常业务电话、某政府部门的办公电话,也被标注成推销或骚扰电话,导致正常办公受到极大干扰,更有人因此与重要业务电话“失联”,给公司造成了损失。

  “我办公电话打出去就被挂掉,太耽误事了!”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气恼地告诉记者。另一名公司老板通过360论坛“吐槽”:“我们都是只有业务电话,员工的手机是不允许留给客户的,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固话和老客户联系,但公司正常的业务电话被标记为骚扰电话,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经营。”

  “如果您的电话存在这种推销或者是骚扰的行为,用户才会进行标记的,建议您把业务电话和正常的电话分开使用,以免影响您的业务。您一段时间不再进行这种行为,没有新的标记,标记数量自然会减少直到自动消失的。”面对360论坛的答复,这位老板表示,“不打电话是不可能的,难道我们不用和老客户联系吗?”

  “这应该找哪儿去消除记录,该找谁?”吴女士手机中并没有安装手机杀毒、安全软件,如果不是别人提醒,她压根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有一名亲属告诉她,当通话挂断时,有些软件会弹出一个窗口,让手机机主选择来电为哪种类型的电话,如果机主没注意,随手碰一下就会把来电号码设成了推销或者中介电话;而这种记录还会上传,显示在其他同样安装了这个软件的手机上。

  新闻延伸

  软件公司应纠错执法部门须监管

  如何“洗白”被误标的电话号码?记者先后向360手机助手、360安全卫士、百度手机助手、搜狗手机助手、金山手机助手和金山手机毒霸的新浪官微发送私信。但截至发稿时,除了金山手机助手回复称自己没有这项功能之外,其他无一给出回应。

  昨天晚上,腾讯手机管家回复称,如果消费者遇到上述问题,可以通过腾讯官微及官方网站反馈,还有一个申诉邮箱qqsecure@qq.com">qqsecure@qq.com。腾讯方面收到消费者申诉后,将会核查过去3个月内该手机号码的通话记录,如果确实不是骚扰电话,将在24小时内回复消费者取消标记。360方面也表示,消费者有相应的申诉渠道。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市消协律师专业委员会主任葛友山表示,虽然防干扰的手机软件是免费使用,但经营者有义务保障此类软件不给第三方造成困扰。因此,提供各类手机管家、手机助手软件服务的经营者是责任方,必须提供便捷的“纠错”机制,否则,一旦消费者或经营者因此蒙受重大经济损失时,原本为给消费者帮忙的“手机管家”,就可能会坐上被告席。

  葛友山认为,对于这一新兴事物,目前尚处在法律监管的空白地段,无法明确监管责任,可能需要工信部或工商等部门联合探讨监管手段,也呼吁相关部门尽早对这一领域给予关注。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