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担保公司开始自行卖起了P2P理财产品,通过网络或者电话进行推销。颇具趣味的是,部分担保公司还自称其发行的理财产品由自身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这样的担保安全性未免令人担忧。不过,担保公司卖理财不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最重要的是还涉嫌非法集资。
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担保公司卖理财的情况十分严重,在百度上搜索担保公司,可以看到部分担保公司的简介中写着抵押贷款担保,为融资理财一体的公司。而提供均是高达10%的固定收益率并每月返息的理财产品,和目前市场上火热的P2P产品十分类似。
此前天津金融办下发了《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不能吸收公众存款请小心网络诈骗》的通知,提醒公众注意担保公司非法集资的风险。
在天津监管层的监管下,天津担保公司线上宣传理财产品的广告基本已经消失,客服人员对于理财产品问题的回答十分谨慎。当北京商报记者以客户身份询问是否有理财产品购买时,天津某担保公司的客服直接表示没有理财产品卖。
在北京地区,担保公司仍在大胆卖理财产品。打开北京一家挂着投资担保名号的公司官网首页关于公司介绍一栏,写着经济合同担保、投资咨询、投资管理、项目投资等业务,并表明这是一家专业的投资理财机构。从显示的理财产品来看,基本和P2P很类似。在其官方首页,打着高收益低风险的广告语,也涉嫌违规宣传。
颇具趣味的是,在风险措施方面,这家担保公司还自称给自己做无限连带责任担保,一旦担保公司出现风险,投资者的资金很难拿回。
昨日,北京商报记者还接到一位担保公司销售人员的推销电话,说是有一个月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达到7.2%,到期后所产生的利息连带本金一次性返还。同时,该销售人员还表示,只要现在购买他们的理财产品,就能享受抽奖活动。
据悉,担保公司有融资与非融资性质之分,融资性担保公司必须具备资质经营。只有经过法定程序取得资质认证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才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这也是与其他带有担保字样的担保机构的本质区别。所有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业务范围仅限担保和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投资公司、资本公司、投资管理公司、投资咨询公司、融资公司等仅仅是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公司,是不具备融资性担保资格的。
根据银监会、发改委等七部委颁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进行所谓“投资、理财”活动,非融资类担保公司更不得从事与金融业务有关的经营活动。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卖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担保公司从事的业务与民间借贷相似,用比银行高的利息将钱从个人手中揽上来,再以更高的利息把这些钱放出去,明显属于违规超范围经营。这类担保公司大多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并非无照经营,但如从事投资理财类金融业务,却并无资质和证照。
北京商报记者马元月岳品瑜
案例
2013年12月,某市经侦支队调查发现,一个以河南伊川籍为主要成员的犯罪团伙在全国各地成立投资担保公司,他们以高息揽储的方式非法吸收社会公众存款。经查,2013年7月-2014年5月,这些投资担保公司通过发放宣传册、公司业务员拉客户、打广告等方式,以企业经营为借口、以承诺高额月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骗的104名投资人中,中老年人占到80%以上。该市已查处65家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投资担保公司,刑事拘留113人,这些案件涉案金额高达4.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