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教育部拟大力发展校园足球 提出定点学校扩至2万所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8-01 09:16:53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的世界杯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有关“足球”的话题却一直伴随着很多人的生活,相信很多中国球迷是不是在心中幻想过,咱们国家队与梅西、罗本、内马尔在世界杯赛场上过招的景象。但是现实真的就是这么残酷,中国足球队自2002年第一次参加世界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12年了,当年同组的哥斯达黎加在本届巴西世界杯上都已经踢进八强,可是现在的中国队还在为跻身亚洲第一梯队苦苦挣扎。

  “足球从娃娃抓起”这也是很多足球工作者都提出过的提高中国足球水平的最根本的办法,但是,究竟怎么抓?何时抓?却迟迟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最近在最近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重点谈到了校园足球发展工作,明确提出“校园足球定点学校要扩展到2万所、建立健全四级足球联赛机制”等举措。看起来,这已经实施了将近六年的校园足球规划,好像即将进入2.0版的新阶段了。

  可是这些孩子们依然是娃娃,一直以来,这些未来中国足球的希望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中小学生的典型形象,好像就是大书包小眼镜,背负着沉重的课内外各种负担,很难真正的去参加校园体育或者说校园足球活动,这些孩子们的体质也是随着考试能力的提高而一路下降。到底校园足球2.0的美好愿景,能不能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现实呢?

  在有些校园足球开展比较好的地方,将近半数的在校中小学生,现在至少可以每周享受两小时的足球快乐。南京市足管中心主任牛勇说,其实南京在去年就已经完成了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体系的构建,涉及大中小学校76所。

  牛勇:现在参与校园联赛有76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南京已经在去年就完成了四级联赛,一千三四百场。去年年底,我们就受到表彰,我们把联赛在全国率先搞起来了。每周参与这项运动2小时以上,我们这76所学校,通过体育课,班级和班级、年级和年级的联赛,还有通过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去参与足球的活动,至少30到50%的参与到这个活动。

  不过除了南京等寥寥几个城市之外,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却并不那么乐观,缺乏认可缺乏场地缺乏教练,太多的瓶颈,让普通孩子们很难真正享受到足球的快乐。体坛周报记者肖良志:

  肖良志:由于没有正规的全国性的联赛,所以这些孩子打比赛的场地并不多,再有一个,即便是你想多也不可能,一个是校长不愿意,他不会放开校园足球的这种运动,第二个就是孩子的家长也不愿意,考虑到学业的问题,考虑到安全的问题,大多数的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踢球,定点的,重点的足球城市的学校这些球队相对来说打比赛多一些,一年能打个几十场比赛已经算了不得,也就是二、三十场比赛。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部门的美好愿景如何才能通过细化的步骤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好在在基层教练们看来,这次教育部门出台的政策,比如说打通足球特长生招生渠道,还是很有针对性的。南京第三中学体育教师朱兵的担忧,就有望得到解决:

  朱兵:一部分踢足球的小孩,踢倒六年级基本上就结束了,无法衔接,高中衔接方面做的不够,很多学校,一到四年级的时候踢得小孩还是比较多的,五、六年级因为小学要升学,因为足球没有出路,没有一个好的对口的中学让他去上。

  另外,看到校园足球形势看好,有人会说中国足球的水平也有望提高,但实际上,也许这只是一个美好的误解,对于校园足球和整个中国足球之间关系的一个误解。由教育部门主导的校园足球活动,其实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让孩子们锻炼身体,或者逐渐产生对足球的兴趣,至于我们的职业足球水平如何提高,还需要体育部门更多的工作。体坛周报记者肖良志:

  肖良志:校园工作的开展可以让孩子们更多的到最为阳光的,最亲近自然的人造草皮或者天然草皮上去运动,这个运动不是说让你进行什么激烈或者专业的训练,或者是竞技运动,而是一种健康的,或者是娱乐的,培养和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户外运动的方式,至于说跟中国足球搭上边现在根本搭不上边,要想搭上边就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建立一个能够衔接校园足球的青训体系的一部分,也就是建立众多的业余足球俱乐部。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作者: 记者 王宇 陈晨 朱萍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