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修订和完善工作正在进行。2013年9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透露《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正在重新修订,汽车供应商强制规定经销商经营模式,垄断价格、违规收取建店保证金,强行压库、搭售等将依法受到严惩。
除地方区域保护壁垒的行政性垄断以及上述纵向垄断外,横向垄断或也成为汽车业的主要垄断形式。“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或者汽车企业与汽车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却又在价格等方面联合商议,都可能构成一种垄断行为。”魏士廪告诉本报记者,同一品牌下的汽车经销商也同样属于竞争关系。“比如同一品牌下的汽车经销商召开月度或年度例会,共同设定或透露车型售价的行为也不被允许。”
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商务部主导破除地方封锁,发改委整治汽车业垄断,交通部梳理汽车供应配件体系垄断,三部门交织而成的一张大网让整个汽车产业密不透风。
在这张大网之下,汽车业反垄断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已然倒下。7月21日,国务院明确要求破除地方保护,各地区要执行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执行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
“减免(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是个利好,但想减免(购置税)首先地方新能源目录得进得去吧?”7月9日,免除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出台后,一位上汽新能源相关人士曾如是期待地方保护政策的破除。或许让他想不到的是,仅仅十多天后,国务院的一纸通知便让此前新能源汽车地方分立而治的境况得以终结。
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大势所趋,而下一刀则有望落在二手车限迁政策上。“目前北京周边的河北省部分地区,如石家庄、张家口等城市的二手车迁入条件都十分严格,要求迁入车型必须满足国五排放标准。但事实上,这些地区当地的车辆上牌执行的也只是国四标准。”北京二手车交易市场的一位销售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亦在微博上发出感叹,“全国各地越来越严的限迁政策,已经快将二手车封死在当地了。”事实上,全国已有310座城市和地区设定了二手车迁入门槛。“同样的商品,在不同地区由于地域差异受到不同对待,这也是很典型的行政性垄断例子。”魏士廪告诉本报记者。
也因如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已于近日正式向相关部门提交报告,建议取消各地自行出台的不合理“限迁”政策。罗磊坦言,截至目前,这一提议还没有实质性的结果。
而在汽车企业对经销商的纵向垄断和汽车企业与经销商企业各自层面的横向垄断打破后,汽车产业又将呈现一种全新局面。
“汽车企业与经销商地位落差得以大幅减小,汽车企业不得再向经销商设定严苛的商务政策,车型、售后服务等方面定价逐步开放,汽车交易市场和后市场逐步进入自由竞争状态;而横向垄断打破后,同品牌经销商之间自由定价所产生的价格落差,也使消费群体有更广泛的选择和比较空间。”颜景辉表示,多重垄断逐一打破的过程,也将是汽车产业变革的过程。
不过,政策导向上的反垄断措施,并不是最终推手。“反垄断举措不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时解决就可以宣告成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此前我们在市场监管方面做得不多,现在正在开始加大力度。”在张莉看来,正在循序渐进的反垄断举措并不是单靠反垄断就能完全完成推进的,而将是一个市场、观念、奖惩制度等多方面交织而成的健康的、全新的市场流通体系的建立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