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6万吨仅缴获410吨 剩下的走私大米哪去了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7-29 09:44:42

  堆放在仓库内的走私大米

  大米已发霉变质视频截图

  昨天,央视财经报道,昆明海关连续查获了两起粮食走私案件,涉及从越南走私入境的霉变大米等粮食产品近6万吨,案值3.17亿元。对于“过境地”昆明市场是否已流入类似走私毒大米,多数本地米店老板表示“从未听说过越南米”,市民只要认准本地大米,不贪便宜,质量就有保证。

  涉案大米达6万吨

  案值高达3.17亿元

  据央视财经报道,今年以来,海关总署在广西两北地区开展了缉私轮战行动,一些中越边境的粮食走私逐渐由广西向云南边境飘移,走私分子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利用边境小道或是河道绕越设关地进行走私。

  日前,昆明海关缉私局缉私人员,在河口中越边境展开的一次查缉行动中,正当一些来自越南的小型民用船只将走私货物从船上搬运到大货车上时,被缉私人员现场查获。

  这些从事大米走私的犯罪团伙早在4个多月前,就已经进入了海关缉私人员的视线。经过前期的情报与侦查工作,7月13日,正当走私分子在河口和曲靖实施走私时,被缉私人员现场查获。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现场查获走私大米200吨。证据显示,该团伙3个月以来走私大米达2万余吨。

  昆明海关缉私局直属队二科科长韩伟介绍,这些走私大米从越南偷运过界河,通过水运,运到边境之后运到曲靖,最后通过铁路运输再发往四川宜宾以及湖北、广西等地销售。

  在马关地区,海关缉私人员也查获了另一起大米走私案件。7月15日凌晨,昆明海关缉私局统一组织60多名缉私人员在马关县城及茅坪村等地同时开展查缉行动。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同时,查封走私仓库4间,现场查获走私大米210吨,玉米90吨。证据显示,一年间,该走私团伙涉嫌走私大米4万余吨。

  至此,这两起大米走私案件成功告破,两案共涉嫌走私大米6万吨,案值高达3.17亿元。

  走私大米以3种形式

  混进国内粮食市场

  受国内外差价的影响,粮食等农产品走私时有发生。这不仅对国内粮食市场以及相关农产品种植业、加工业造成冲击,更对食品安全卫生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在这两起大米走私案件中,这些走私进来的大米都是如何流入市场,走私分子又是如何获益的呢?

  在云南本地市场,大米价格约在3—3.5元每公斤。而越南走私过来的这种大米一般为604米,色泽和香味与国内香米接近。但是,每公斤却要便宜1元多。

  缉私人员介绍,走私大米进入国内市场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销售给米线米粉等加工企业,二是进过简单的粗加工之后进行销售,三是经过抛光打蜡等处理之后与国内的大米进行混装,甚至冒充一些品牌大米进行销售。实际上真正获利最丰厚的部分就在于此。

  央视记者在昆明海关缉私仓库中看到,由于走私过程中,包装简易,运输和仓储条件恶劣,不少走私大米已经发潮结块,呈现出黄绿色,有的甚至已经霉变发黑。而其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即便经过二次加工,也难以消除。

  由于还没有获得检验检疫部门的检测报告,这些毒大米的危害还无法完全估计。但是,一方面,大量的走私大米已经冲击到了国内市场,甚至影响到了粮食战略安全,另一方面毒大米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昆明海关缉私局局长詹励表示,走私大米一旦泛滥,做成规模,对广大消费者将产生巨大影响,海关缉私对此将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昆明米店很淡定

  “毒大米一般上不了架”

  昆明米店老板老吴对“6万吨走私毒大米”的事非常惊讶。他以前听说过有人偷偷从老挝、缅甸走私白糖入境,规模不大,尚且威胁不到国内糖市。

  “6万吨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我家几代人开粮店,都卖不了这么多的大米。流入市场的话,要危害多少人的健康啊!”老吴说。

  老吴说,卖米是“良心事业”。他在篆新农贸市场、吴井路、西站立交桥附近共有5家米店。在老吴的米店里,外地米、本地米各占一半,外地米多以东北大米为主,品牌米最多,像“田夫”这类的品牌大米都以袋装的形式售卖,一般不散卖。

  本地大米来自全省各地,像“滇中粮仓”宜良的软香米,或者景洪的长粒香米,“价格都在4元每公斤以上,没有特别便宜的大米,太便宜也不敢进货,也没有市民敢买”。

  老吴认为,霉变、有毒的大米,价格肯定低,而且不管如何抛光、加工,气味也消除不了,如遇到价格畸低、味道刺鼻的散装米,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

  在篆新农贸市场里,几家米店老板均表示“没听说过走私大米”,一般只卖本地米和东北大米,并且前来买米的市民也相对固定,一旦卖了不好的米,容易砸了招牌。

来源: 都市时报 作者: 王海涛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