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云南施甸石头城数百年容颜不改 象形文字成迷(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7-25 09:12:59
 

不时有游客来参观

石屋内冬暖夏凉

石墙上的象形文字和图案待解

石头房年代久远

  说起石头城,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名闻遐迩的古都南京。殊不知除了南京外,云南丽江的宝山也有石头城;如今,在地处滇西地区保山市施甸县的旧城也发现了一座石头城。虽然旧城的石头城还鲜为人知,但历经数百年风雨石头城仍然风采依旧,你还可以看到石墙上刻有的、至今仍未破解的奇特“象形文字”。

  未知的象形文字

  有一部电视剧叫《木鱼石的传说》,主题歌为“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不错,在施甸县旧城乡的小中山村民小组芭蕉林村这个深居大山深处的石头城,百姓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石头。这个只有48户居民的小山村里住的全部为彝族,当地人称它为彝人古村。又因为村民住房的墙壁全都是用茶杯大、碗口大的石头堆砌成10米多高的墙,日常生活用品如石水缸、石磨、石杵臼等基本都是以石头为主,所以,芭蕉林村也被当地人形象地叫做“石头城”。

  13年前,施甸县实施异地搬迁项目,小中山的35户居民迁出了石头城,但已习惯生活在石头城的老人们和致力于发展山上林果经济的村民却舍不得离开。今年65岁的老久说,因为上了年纪所以要守候祖业,舍不得搬。如今,还住着10户人家。

  2012年5月,施甸县委宣传部、档案局、史志办的工作人员在该县旧城乡小中山最后搬迁的10户石头城人家进行资料收集时意外地发现,村民家的老房子墙体上竟然刻有10余个未知的象形文字。

  “为什么村民居住的房屋大都是用石头修建?石墙上的象形文字有什么具体含义?”从此,石头城的文化内涵引起了当地文化和档案部门的关注。“从两年前开始,我们就第一时间发起动员,用影视、文字和图片将该村原始村容村貌进行保留,采取全面收集资料的方式对石头城加以保护,并聘请有关专家和学者深入到石头城来探秘未知的象形文字。”施甸县文管所所长杨升义说。

  石头缝里的生息

  日前,记者一行驱车来到石头城一探究竟。旧城乡海拔只有600多米,是施甸有名的热区,这里夏天的日常气温都在35℃以上。“石头城”距离乡政府驻地只有12公里,但由于地处高寒山区海拔落差达1500多米,石头城的气温竟然一下子下降超过20℃。

  沿着崎岖的山路,驱车前行了一个小时才到达石头城。石头城建在一个小山头上,还没进寨子,远远地就看见一个几乎全部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四合院矗立在寨子边。沿着一条用石块铺就的小路,走进寨子,只见家家户户的房屋墙体都是用石头堆砌而成,就连村寨之间的道路和村民家中院落都是用石头镶嵌起来的。

  村民苏应启正在地里劳作,见他锄头挖下去,挖出来的除了少量泥土,更多的是鸡蛋大小的石头。当地人在石头山地上种植蚕豆、豌豆等农作物,生态又环保。就靠这石头缝,养活了多少代芭蕉林村人。

  古朴的石头特色

  走在村里的石板路上,映入记者眼帘的都是整齐的石头墙、平整的石砌天井、显出古朴特色的石砌照壁和种种与石头分不开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如石灶、石磨、石盐臼、杵臼等。在小中山,人们与石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四世同堂的苏应启是村里砌石墙的老师傅,村里很多人家的房屋是他参与建盖的。苏应启说,他的祖辈从万兴乡搬迁来到这里,在耕种时发现了地里有大量的石头,于是就地取材将石头用来建房。而且他们所在的位置偏高雨季时间较长,因此石墙也具有防潮的作用,人们居住其中冬暖夏凉。

  古老的历史渊源

  记者从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口中得知,石头城从始建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在明朝村里就有一位苏姓的先人担任乡老(村长)。旧城乡老乡长苏朝良介绍,最早搬来这里的是龙姓人家,后来搬来了李家、蒋家、禹家、罗家和苏家,因此,村里的很多地名都来自这些姓氏,比如李家水井、蒋家坟、禹家坟窝子等等。记者还了解到,在上世纪70年代,石头城曾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叫杨海庭,由于从小就受过良好教育,工作吃苦耐劳,组织委任他为当时的甸阳公社党委副书记。组织上要提拔他为书记时,他以要辞职回小中山尽孝与老母安度晚年婉言谢绝。其实,杨海庭是生活在石头地里的人,在他及全村人的脑海中,这里的石头不仅是生活的伴侣,这些精美的石头还一直在谱写着生活的赞歌。

  不断地继承发扬

  杨升义介绍,在村民全部搬出石头城后,当地有关部门将本着修旧如旧的宗旨,从开发旅游项目的角度对石头城进行全面的修缮和保护。今后这里不仅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也将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们骑行和登山的一个新兴目的地。杨升义说,石头城数百年来形成的纯朴、坚强的品格,使当地人像石头一样生活,即使搬迁了,相信这样的品格将会延续和继承下去。

  崔敏通讯员杨连武摄影报道(春城晚报)

 

 

来源: 云南网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