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暑假别让孩子当“零食控” 多吃4种零食会变笨!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7-24 09:25:00

  暑假一到,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一夜之间得到解禁,而将长时间宅在家里的孩子们主要的休闲活动就变成了上网、玩游戏和看电视,这不仅会让孩子们久坐不动、作息时间混乱、视力受影响,而且会让孩子们吃更多的零食。

  有些家长甚至为了哄孩子开心,或是出于让孩子安心待在家的目的,还会特地带着孩子到超市大批选购零食,孩子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这非常不利于小朋友的身体健康。

  广东省中医院营养科主任郭丽娜医师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吃一些含铅高、反式脂肪酸高、含有激素和高热量的零食,否则将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

  郭丽娜主任说,一日三餐之外吃些零食有利于补充身体所需,孩子吃一些零食也是非常正常的,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零食也有好坏之分,吃好零食能增加营养,帮助身体发育,而吃坏零食则会增加孩子的身体负担,影响身体和大脑的发育。暑假是孩子们吃零食较多的时期,家长要注意把好零食关,尤其要让孩子远离以下4类危害健康的零食。

  这四类零食会让孩子变笨

  第一类:含铅多的零食

  孩子吃了含铅过多的食物,容易出现记忆力减退、精力不能集中、反应迟顿、失眼烦躁、头痛、视觉神经出现损伤等,久而久之将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爆米花、皮蛋、罐头食品、膨化食品、用报纸包住的食物、公路两边生产的蔬菜等属于含铅多的食品。

  第二类: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零食

  孩子摄入过量的反式脂肪酸将容易导致肥胖,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影响智力发育,主要体现在记忆力减退上,并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饼干、糖果、奶油蛋糕、冰激凌、珍珠奶茶、蛋黄派、方便面、早餐麦片、油炸食品等零食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

  第三类:含有激素的零食

  孩子吃了太多含有激素的食物容易导致性早熟。性早熟不仅会让孩子体格生长过快,骨骼会提前闭合,最终的身高低于正常人,而且第二性征的过早出现可能会让孩子出现心理障碍,不利于正常的玩耍和学习。

  洋快餐中的炸鸡、鸡脖鸭脖、雪蛤、燕窝、蚕蛹、牛初乳、蜂王浆、花粉制剂、反季节水果等属于激素较多的零食。

  第四类:高能量的零食

  高糖、高盐、高脂肪类的零食不能让孩子多吃,高糖、高脂肪会增加肥胖、高血压和各种慢性病的风险,高盐会影响肾功能。而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摄入大量糖分会减弱大脑学习和记忆信息的能力。

  可乐、糖果、薯片、油炸物、巧克力、膨化食品、炸鸡、各种甜味饮料等均为高能量的零食。

  如何辨认有害零食?认真看配料表

  如今市面上的零食如此之多,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快速分辨有害的零食呢?郭丽娜主任教我们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办法,那就是看配料表,因为只要是按照标准合法生产的产品,配料表是不能够作假的。下面就教大家几招看配料表的方法:

  1、配料表中排在前面的物质含量比较高,如果排在第一位的不是天然成分,那么最好不要买来吃。

  2、配料表中标有“氢化油”、“植物油”、“植物脂末”、“精炼植物油”、“植物黄油”、“植物奶油”等物质说明含有反式脂肪酸,如果这些物质排在配料表靠前的位置说明含量较多。

  3、按照国家规定,配料表的食品添加剂一般都用“食品添加剂”标出,括号里面的物质都属于食品添加剂,建议选购食品添加剂较少的零食。

  既然有这么多的“坏零食”不能吃,那么该吃哪些好零食呢?郭丽娜主任认为牛奶、酸奶、新鲜水果和蔬菜、坚果、豆类和豆制品、粗粮等都是比较健康的零食,家长还可以自己在家DIY一些果蔬汁和汤羹给孩子消暑。

来源: 食品科技网 作者: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