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健康资讯
热中风急救黄金三招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7-24 09:24:24

  34℃,35℃!连日来,广州高挂黄色甚至橙色高温预警。暑热袭来,人体汗多、体内缺水、血液过黏,加上不当使用空调,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容易发生中风,应提高警惕。

  神经科专家提醒,中风发生后,抢时间等于抢生命,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中风急救谨记一句口诀——“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

  1.院前急救,你需要做什么?

  王拥军教授说,大众应了解中风院前急救的步骤,争分夺秒地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

  第一步:发现异常

  中风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一侧面部麻木、口角歪斜,或视物模糊、头痛等不适。事实上,辨别中风并不难,只要家人或身边人出现以下三个症状的其中任意一个,就要毫不迟疑地送医院——

  说一句话:让患者复述一句短语,若其说话含糊不清或无法说话则为异常;

  笑一笑:要患者“露齿”或微笑,若其面部两侧不对称(一侧嘴角歪了)则为异常。

  两手平举:让患者闭眼,双臂平举10秒钟,若其一侧手臂无法平举而往下掉则为异常。

  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中风救治口诀,即“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

  第二步:拨打“120”

  一旦发现家人中风,家属立即拨打“120”,同时记录病人发作的时间。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时,不要搬动患者,尤其要避免摇晃其头部。尽量让患者侧卧位,或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出(见下图)。

  很多家有老人的家庭都备有“安宫牛黄丸”,在老人发生脑中风后,很多人通常是一边打“120”,一边给患者喂药。对此,王拥军表示:“送院前吃任何药,只会增加死亡风险,因为会导致误吸而引起窒息。所以,不要给中风患者喂药和喂水。”

  第三步:尽量送往具备溶栓能力的医院

  溶栓经验丰富的医院往往有绿色通道和卒中团队,病人入院后,医生快速诊断并立即给患者进行急诊CT平扫,确保以最快速度完成检查,并判定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如适合,便立即静脉注射溶栓药物,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规范的救治。

  体内缺水、血液过黏增加中风危险

  在许多人看来,寒冷的冬季才是脑卒中(中风)的高发季节,夏天没事,其实不然。在炎热的夏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危人群并不安全,中风依然“如影随形”。神经内科专家提醒,盛夏出汗多,体内缺水、血液过黏,加上不当使用空调,这些不良因素均会增加中风的发生率。

  有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2℃时,脑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大。

  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身体内环境容易缺水,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这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心脑血管病等基础病的人群来说,会增加血栓的形成乃至中风的发生几率。

  另外,在临床上,专家还发现,不少患者发生中风与使用空调不当有关。盛夏使用空调避暑的情况比比皆是,室内外温差过大,对于老年人以及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来说,就是个很难把控的外来因素。因为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反复收缩舒张,以致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导致脑梗死。

   3小时,救治的“黄金时间”

  国家卫计委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介绍,脑中风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种,其中脑梗死占60%-80%。脑梗死(缺血性脑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随血流带来栓子堵塞血管,使得血流堵塞而造成的。国内外治疗指南推荐,对于脑梗死发病3小时内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应尽快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溶解血栓,使得闭塞的脑血管再通,从而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王拥军强调,脑中风发生后,抢时间就等于抢生命,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是抢救生命的关键。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生后,缺血区如果不及时恢复血流,正常脑组织在缺血3小时后就可能出现不可逆变化;6小时后,则缺血脑细胞出现坏死。然而,目前我国仅有16%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在发病后3小时内被送到医院,其中只有1.3%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远低于北美的10%。

  为了减少院内延误,让患者在更短时间内接受规范的溶栓治疗,全国首个多学科规范化卒中溶栓质量改进项目(“MOST”项目)已启动,并在全国92家医院建立了溶栓示范中心。据悉,在参加该项目的医院,病人从到达医院到用药溶栓的时间,由之前的平均117分钟减少到60分钟左右。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 胡菁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