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儿童健康
夏季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用对方法打开胃口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7-17 16:42:13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胡小英

  图/东方IC

  炎热的夏季,不少孩子都会出现胃口不好、不爱吃饭的现象,但无论家长变着法子做好吃的,还是左哄右哄都不那么奏效,孩子就是不想吃,这可急坏了家长们。苦夏到底会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打开孩子的胃口呢?专家表示,炎热夏季导致孩子胃口不好的原因有多方面,家长应该有针对性地调理。

  去积滞还是健脾?要对症下“药”

  入夏后,4岁的小欢欢食欲一日不如一日,苦无办法的妈妈想着给孩子煲山楂水开开胃。开始时山楂水似乎起了作用,当晚欢欢就吃下了大半碗饭。可没多久,欢欢就又回复到之前不愿意吃饭的状态,此时再喝山楂水就好像效果不那么明显了。这是为什么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胡小英表示,当孩子不开胃时,许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喝山楂水或者做一些带酸的食物,希望促进孩子的食欲。但如果不对症,往往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

  “岭南多湿,很容易对脾胃产生影响。而夏季暑热重,广州人往往习惯煲凉茶、冬瓜汤、吃西瓜等方式来消暑。但这些适合成年人的消暑方式往往会伤害到孩子的脾胃。”胡小英强调,小孩子的脾胃较为虚弱,少许凉性食物都可能伤脾阳,再加上湿导致湿困,必然会影响消化功能,加重厌食的症状。此时应该先健脾化湿,才能促进食欲。而山楂起消滞的作用,也许能缓解孩子本就存在的积滞问题而起一时的作用,但终归不对症,自然就起不到积极的作用。胡小英提醒,山楂吃多了还可能伤了正气,因此不能看孩子胃口不开就给孩子吃山楂。

  专家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煲一些健脾化湿的汤水,如薏米冬瓜老鸭汤、苦瓜排骨汤等,建议加入适量扁豆、陈皮、茯苓、党参等材料,让汤水不会过于寒凉,比较适合孩子饮用。

  少吃多餐,多吃易消化食物

  高温天气的确容易影响食欲,胡小英解释,天热时机体为了调节体温往往会让血液流向体表增加散热,此时,相对供应给体内器官的血液则会减少。对于胃肠道来说,这意味着消化液的分泌会减少,且胃肠蠕动受到影响。另外,如果孩子因为闷热而导致休息不好,也会对胃肠道的蠕动产生影响。

  胡小英表示,其实,夏季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降低的情况,家长无需过于担心。如果强迫孩子吃饭有可能反而造成逆反心理。可以尝试少食多餐的方法,如在每餐中间加些小点心,如苹果、牛奶、蛋糕等。另外,由于孩子天热时的消化能力较弱,应该多吃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稀饭、粥等。为了保证营养的供给,食物种类多样化也非常重要。

  专家建议:在夏季,保证孩子营养供给不在于保证每餐吃足够多,而是有技巧地少食多餐,并且搭配丰富。夏季适宜多吃甘、苦的食物。苦味食物过于寒凉,不宜多吃。而如南瓜、甘蔗等甘甜的食物,则比较适宜。

  出汗多,补水要适度

  孩子活泼好动,出汗自然也多。“有的孩子在夏天特别喜欢喝水,家长常以为孩子能主动喝水是好事,但却忽略了喝水太多也会把胃液冲淡,影响食欲。”胡小英表示,夏季身体丢失水分较多,要及时补充才能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但不要到了孩子感觉到口渴了才给他喝。一方面,人感觉到口渴时,已经表示身体失水特别多;另一方面,身体长时间失水又集中一次补给,大量喝水会冲淡胃液,这也是造成孩子夏季胃口不好的原因。

  胡小英提醒,夏季不主张孩子玩得太兴奋,除了出汗更多外,也容易导致疲劳,过度疲劳也会影响食欲。

  专家建议:夏季炎热,孩子尤其喜欢喝冷饮来补充水分,家长一定要注意控制。小孩先天脾肠不足,寒凉的食物很容易伤脾胃。而一些碳酸饮料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会导致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问题。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 谢哲 通讯员 张秋霞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