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现在不少超市都在销售生鲜农产品,消费者对于生鲜类食品的喜爱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海鲜、肉食、蔬菜还是水果,生鲜食品的安全问题时时触动着消费者敏感的神经,这些食品新不新鲜、安不安全成了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所谓“放心柜”,是指在全省城镇超市设立生鲜农产品从产到销的“放心柜台”,经营鲜肉、蔬菜、水产、禽蛋、水果等“五大类”农产品,这些产品必须达到质量安全放心、鲜活程度放心、卫生条件放心、价格计量放心、售后服务放心的“五个放心”标准,而建设“放心柜”最重要的任务是保证生鲜农产品安全。
上周记者来到市区东方超市,发现生鲜柜台区域上方挂满了放心柜“五个放心”的旗帜,在部分肉类、蔬果区域里竖着“本柜产品已检合格”的牌子。另外,在销售区域的公示栏里,记者发现超市将不合格的生鲜产品名称、数量、原因及销毁日期都做了公示。东方超市工作人员胡庆东告诉记者,在专业化的管理下,生鲜农产品都有“检测合格证”,实行质量可追溯制度以及不合格产品下架销毁,放心柜很受顾客喜爱,普遍反映是价格实惠东西好。“现在都来超市买菜了,蔬菜水果都保证新鲜,看着检验合格证就很有安全感。”市民周晓对记者说。
目前衢州市拥有“放心柜”配置的共有4家超市,分别为东方商厦总店、东方商厦世通华庭店、江山新红塔商贸廿里店及城北店。这些“放心柜”让老百姓方便消费、放心消费,特别在城镇、农村超市中,接近傍晚就难以买到新鲜的鱼、肉类,“放心柜”保障了这些“易缺品”的供给。
记者走访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4月份,浙江省流通与消费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推进全省城镇超市设立生鲜农产品“放心柜”实施意见》,要求超市里的鲜肉、蔬菜、水产、禽蛋、水果等“五大类”农产品,要建立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放心柜”工作已被纳入《2014年省政府十方面实事》之中。
据了解,浙江经营生鲜农产品的城镇超市总数为777家。根据规划,设立“放心柜”工作分三年完成。全省现有经营生鲜农产品的城镇超市,三分之一须建立“放心柜”,也就是不少于267家,覆盖面达到34%以上;2015年,完成“放心柜”建设的,累计不少于526家,覆盖面达到67%以上;2016年,所有经营生鲜农产品的城镇超市全部完成“放心柜”建设任务,覆盖面达到100%。
衢州市有91个乡、镇、街道,现有经营生鲜农产品的超市41个,按照分期建设、三年全覆盖的要求,今年须完成14个“放心柜”建设任务,目前的建设任务已经落实到各企业门店。“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后,顺势推进下去,不要局限于这14家,争取在第一年里超额完成,做出特点,做出亮点,这是衢州的目标。”市商务局市场秩序处处长彭建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