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一块挡风条 治好了杭州地铁的空调病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7-08 09:37:52

  空调口上的小改良,解决了不小的尴尬。林云龙摄

  还记得去年在地铁1号线上撑伞挡风的大叔吗?

  还记得那对用手帕折成帽子为老伴挡风的“金婚夫妻”吗?杭州地铁那“冻人的风”曾是去年的热门吐槽点之一。地铁官方后来表示,车厢内的风量调节并不容易,但会选择多个可行性方案进行试验,并最终选择一种方案进行修正。

  眼看着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起来,Let's go后台上已经有小伙伴在担心:说好要改道的“地铁风”,到底怎么样了呢?

  昨天记者从市地铁集团了解到,去年在试验了四五套方案后,最终方案已确定:在风口格栅处设置两个L型导流板(在吹头顶的两个出风口,加了两个挡板,让风回流,从其他口子出来)。

  目前,1号线48列列车已全部安装,这个夏天坐杭州地铁,只有凉爽,没有“头痛”。

  这是一个小改变,但依然值得我们点个赞。

  记者实测:

  车厢内凉了,头顶没有恼人的风

  其实,已经有不少细心的乘客发现,今年坐地铁的时候,车厢内座位上方已经没有风对着头顶吹了。

  如果你抬头看,就会看到座位上方,6个出风格栅中间,有两条格栅已经被挡住了(见图)。

  这个挡风条就是最终敲定的改进方案:“L型导流板”,从外观上看,就是一条白色的挡板,底面与出风格栅底部齐平,且不影响美观。

  昨天市地铁集团说:“我们试验了四五套方案,比如在出风口加一层滤网,试验了多种规格的,但最后效果不理想,还容易积灰。最后对比试验后,在2、3号出风口,加两根L型导流板既不影响美观,又能起到分流风向作用。”

  “加导流板后,2、3号出风口的风因为没有出口,大部分将回流,但是内部换气系统一直在送气,于是这个回流就会从就近的1、4号口子出去。而1、4号口的风向是朝着地铁车厢内部和外部,不会影响到乘客。”市地铁集团说。

  昨天,记者从武林广场站出发到龙翔桥站,体验了一会,风确实不吹头顶了,但车厢内依然凉爽。

  地铁里的空调温度

  不是想调就能调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奇怪,这么个小问题至于折腾了半年吗?空调开小点不就行了?

  其实答案不复杂,但实际操作还真挺难的。

  市地铁集团说,出风口格栅有5个,问题就出在中间第2、第3两个出风口,它们刚好对着座位上乘客的头顶吹。

  但是要调节地铁车厢里的风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地铁列车内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对空调的出风总量和新风量(车厢外部新鲜风)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否则,乘客在车厢里会感觉气闷。

  国家标准要求每平方米6人为计算单位,要求平均每人总风量不少于30立方米/小时,新风不少于10立方米/小时。

  按照这个标准,1号线每节车厢(两头动车按246人、中间4节拖车按226人)计算,每节车厢内的风量不能少于8000立方米/小时,新风量不少于2600立方米/小时。

  记者了解到,目前1号线的总风量是在8300立方米/小时,新风量是2610立方米/小时。“改进后的总风量是每小时8200立方米,新风量是2600立方米,依然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市地铁集团说。

  2号线列车

  出风口已作改良

  记者了解到,其实“头顶风”的问题在“体型”较大的A型车上是不存在的,但厂家在设计当初,将A型车的比例移到了B型车上。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将大房间的设计搬到小房间,有些不合适在所难免。

  而杭州地铁马上就要开通的2号线也是B型车,那是否会重复这个问题呢?

  地铁集团告诉记者,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生产2号线列车的时候,已经进行了改良,把5个出风口的方向变了变,将风的吹向变成了一个“八“字形,一半朝着车厢,一半朝着车厢内壁。

  1号线下沙延伸段

   3车站主体结构完工

  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3站主体结构完工。近日,记者从地铁集团了解到,1号线延伸段最后一站江滨站已经顺利封顶,自此,延伸段3站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施工。

  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只有3站,约5.6公里,于2012年5月开工建设,计划于今年年底实现洞通,明年建成通车。所谓主体结构完工,说得简单点,就是车站的框架已经做好了,有了地铁车站的“雏形”。

  接下来,延伸段的3个站点将进行出入口等附属结构的施工,计划今年年底洞通。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