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裁缝剪刀戳进3岁男孩右眼 送医时剪刀还在眼睛上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7-04 10:38:50

剪刀插入男孩右眼的画面,让人不忍直视记者陈中秋摄

  血的教训再一次提醒广大家长——尖锐物件,请一定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昨天17:09,周先生来电:有个三岁小男孩,被剪刀戳破眼睛,送浙医二院,现在剪刀还在眼睛上。

  记者蒋大伟核实报道:从浙医二院了解到,这个男孩是从慈溪送来的,后来又转到市一医院。

  傍晚5点40分,我们赶到市一医院眼科病房,护士台周围围满了眼科病房的住院病人和家属,大家眉头紧锁,甚至有人拍着胸口干呕,再不忍心看,难受地从围观人群中退出……

  只见两个女子,一个手抱男孩,另一个用双手托住男孩的头,神情极度焦虑。

  当我看到男孩的脸时,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一把长约10厘米的裁缝剪刀,刀尖插入了男孩的右眼,鲜血正顺着眼角慢慢地往下滴!

  孩子一动不动,只在眨左眼的时候,抱着他的妈妈一直喊疼。

  手抱男孩的是他妈妈,她强作轻松安慰儿子:“我们马上就能回家了,不哭,一会儿就带你去大润发买巧克力!”

  男孩很懂事,朝妈妈点点头,慢慢安静下来。

  在围观人群的关切询问下,大家弄清楚了孩子的情况。

  妈妈不在家,3岁男孩想找零食吃

  打开抽屉找到一把裁缝剪刀……

  男孩妈妈说,儿子3岁,小名小泽,老家河南,一家人都在慈溪一家服装厂打工,一起帮忙托着小泽额头的,是服装厂的老板娘。

  小泽妈妈说,前一天,丈夫坐车回老家办点事,顺便把放暑假的女儿接到杭州来,慈溪家里只有她和儿子两个人。不过,就算平时丈夫在家,白天也都和自己在服装厂上班,儿子都是一个人在家里的。

  昨天中午,小泽妈妈回家和儿子吃饭,午饭后,她把孩子哄到床上,看他睡着后,又出门去厂里上班。

  下午2点多,儿子突然大哭大叫从服装厂隔壁的家里跑过来,“我看到儿子眼睛上戳着把剪刀,吓得腿都软掉!”小泽妈妈说,儿子边哭边跑,说自己打开了家里的抽屉,想找零食吃,结果找到了一把剪刀……“这是我用来剪衣服线头的裁缝剪刀啊,插在了儿子的右眼下!”

  小泽妈妈和服装厂老板娘一起,赶紧把孩子送到慈溪当地医院,医院说小泽受伤位置很特殊,需要紧急送到杭州的医院救治。

  一路送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后,医生马上为小泽进行了检查,但由于在来杭州的路上,小泽妈妈给儿子喂了食物,为安全起见,小泽要到晚上8点才能打麻药,手术也要到8点之后才能进行。

  小泽的主治医生赵医生说,初步来看,剪刀戳进了小泽右眼的下眼眶,至于有没有伤到视网膜,眼睛还能不能保住,要等手术后才能知道,但就算恢复良好,小泽右眼的视力肯定会受到影响。

  听到医生的话,小泽的妈妈哭了:“前几天刚看了电视,一个孩子独自在家,把眼睛弄瞎了,没想到,这种事让我也碰上了!”她说,自己知道剪刀不能让孩子玩,所以放在了抽屉里,可还是没管住……

  3岁至10岁是眼外伤高发年龄段

  受伤孩子中,被剪刀戳伤的男孩占了大多数

  昨晚8点,小泽被送入手术室。

  昨晚11点20分,我再次来到眼科病房。手术后的小泽已入睡。医生说,手术进行了1个多小时,比较成功,小泽的眼睛幸运保住了,不过今后的视力会受多大影响,还要看恢复情况。

  小孩被尖锐物戳伤眼睛的事例时有发生。就在半个月前,也在市一医院,我曾采访过一位用剪刀剪牛奶包装时,不慎把剪刀戳进自己眼睛的8岁男孩。(快报6月16日《昨夜新闻》版曾作报道)

  浙江省儿童医院曾做过统计,3岁至10岁是眼外伤高发年龄段,在男女比例方面,男孩占绝大多数,一般每4个眼睛受伤来就诊的儿童中,就有3个是男孩,而在受眼外伤的孩子中,大约百分之八十都是被剪刀戳伤的。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7月到9月是传统的暑期阶段,这个时段更是儿童眼睛外伤的高发季节,很多孩子因为家人不在身边,独自使用剪刀等尖锐物件,意外伤害的概率大大增加。

  医生提醒各位家长,暑假来了,孩子一定要看看牢,剪刀等锐利工具,一定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切记切记!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