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克明爹爹54年前的高考准考证。
谈起高考,有人视它为改变命运的重要节点,有人将那段经历称为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每到高考季,总能勾起许多经历过高考的人的回忆。近日,株洲74岁的赵克明爹爹,将他珍藏了54年的高考准考证,在网上晒了出来,和网友们分享他的高考故事。
40后考生
招生人数比考生人数多,全班45人考上大学
54年前的高考准考证长啥样?其实,它与现在的高考准考证比起来,有些原始。粗糙的纸被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上方“湖南省高等学校1960年招生准考证”字眼清晰可见;左下方为考区、考生姓名和照片、报名号等考生信息;右边则是考试时间和科目。
“我们当时考试的天数要比现在多,要连着考三天,考试的科目有语文、数学、俄语等8个科目。”瞅着今年的高考就要拉开大幕,让赵爹爹想起了自己的高考。
回忆起当年考大学的过程,赵爹爹笑着说有些“偶然”。
1940年出生的赵爹爹,父母都是株洲铁路机务段的普通职工,由于要抚养6个子女,经济负担也非常重。1957年,赵爹爹本打算与20多位株洲老乡一起从南昌铁中毕业后,回到株洲考技校早点参加工作,可偏逢当年技校都不招生,他只好去工厂里做点粗活赚点生活费,伺机另谋出路。“做了两个多月,听说株洲三中高中招生,我和其他20多位同学都去报考了,结果我一个人考上了。第二年,技校又恢复了招生,没考上的那些同学们都有了工作。”
与现在学生只管读书不同,当时提倡“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他们在学习之余还得去修铁路、修水库。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周末、寒暑假还得去挣学费和生活费。临近高考,复习时间怎么来?赵爹爹想了一个好办法,把数学题揣在兜里,带上一支粉笔,得空就蹲在地上解题。
“这个方法很管用,高考的一道题就是我在地上练过很多遍的题,因此,当时很顺利就做完了。”赵爹爹说,就算一家8口人挤在一间20平方米的宿舍里,放学回去后还得克服困难专心复习。
1960年7月22日,高考结束,之后赵爹爹每天都会跑到学校查看通知书是否寄来。第四天,他终于盼来了他向往已久的军校通知书,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文学院录取。
“当时特别激动,终于梦想成真了。家里为此还特意去照相馆拍了一张全家福,这也是家里唯一一张全家福。”赵爹爹说,当时考大学竞争没有现在这么激烈,因为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每一个阶段都已经筛选了很多人,到考大学的时候,招生人数要比考生人数多。
那一年,整个株洲地区只有株洲三中办了高中,赵爹爹所在的班级48人中,就有45人考上了大学,而赵爹爹也成为了家乡首位大学生。
60后考生
15岁就参加高考,改变农村学子命运
由于历史原因,高考暂停十年后,1977年高考恢复。大批学生和知青报考,组成了一支高考大军,让当年的高考变得尤为激烈。
彭合水是这支高考大军中的一员,年仅15岁的他听说可以参加高考,感到既激动又神秘。到底什么是高考?“高考就是以后区分你们穿皮鞋还是穿草鞋。”他的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如是解释。
“有段时间上大学都是靠推荐,上大学的人毕竟是少数。高考恢复后,对很多农村学生来说,就好比‘鲤鱼跳龙门’的机会,跳进龙门就不用再干农活了。”彭合水说,高考前母亲为了给他补身体,还冒着危险到河里捞鱼虾,做好了专程送到学校来。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好的营养品了。
考前没有经过系统的文化学习,没有过往高考试题可做参考,怎么备考成了彭合水和他的同学们面临的难题。为此,学校找来以往一些残缺不全的资料,还请了衡阳市和衡阳县的老师拟了一个复习提纲,整理一些习题。“这是我们所有的‘高考宝典’了。”彭合水扯着嗓子说,不像现在的学生有那么多复习资料。
岁月如梭,一个学期的备考结束后,彭合水迎来了“神秘”的高考。“考前一天晚上还失眠了,考试的时候手握着笔都出汗,特别紧张。”回忆起当年的高考心情,彭合水说这辈子都难忘。
当年高考,外国语是从俄语变成了英语,但总分不计入总成绩。成绩公布后,彭合水的语文、数学等六个科目一共拿了265分。“我老师得知我的成绩后,觉得不可能这么低,后来去查了分,结果发现把我的少算了30分。”彭合水说,当时的大学录取也是分批录取,通知书一般先寄送到当地邮局,再由考生去上门领取。
眼看身边的朋友都拿到了通知书,彭合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准时到邮局打听。好在他搭了最后一个录取批次的末班车,终于盼来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和“鲤鱼跳龙门”的机会。那一年,他们班只考上了8个大学生。
90后考生
暴雨来袭,浑身湿透的他坚持高考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的高考故事,湖南某大学大一新生顾凡说,那就是“遗憾”。
顾凡所在的学校是省里的名校,综合排名第三。高考前,他还在年级模拟考试中,拿到年级第二名的好成绩,把其他900多名学生甩在后面。2013年年初,学校仅有两个中国传媒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资格,顾凡幸运地拿到了,并顺利通过了复试。这意味着,高考填志愿时,可享受中国传媒大学20分的降分录取,学该校的热门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
看似一切木已成舟的事,可上天和他开了个玩笑。2013年6月7日下午,一场暴雨来袭,导致送考的大巴车迟到了。为了赶考,他和室友们只好穿上拖鞋,拿着雨伞冲向考场。等到了考场,顾凡早已全身湿透,不过他还是坚持完成了考试。
“事情过去快一年了,有时候做梦还会梦到当天的情景。”顾凡说,上午语文没有发挥好,作文写跑题了,下午又与暴雨来了场别样约会,还让自己发了烧,高考完全没发挥好。成绩公布当晚,他痛哭了一个晚上。他说,自己不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当记者问及为何没有复读时,他眼角湿润了,“我妈觉得高三一年我很辛苦,她始终不同意。”
顾凡觉得,高考于他来说,是梦想起飞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