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加入葫芦丝社团,安徽合肥三十岗乡的留守女童庞欣悦可能还是那个少言怕生、难有归属感的小姑娘。然而,29日,全区迎六一大汇演舞台上,全心投入吹奏的小欣悦如今浑身上下透着自信与欢快。
在学校少年宫学习葫芦丝两年,考过三级水平的小欣悦走下台来告诉记者,加入学校少年宫社团活动,有了乐器相伴,等待父母的日子不再那么孤单和漫长。
这个9岁女孩就读的古城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70%的孩子由亲戚照看,父母长年进城打工。
校长王艳介绍说,城里孩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兴趣爱好,而由于经济、交通等条件限制,农村孩子过去基本上没机会参加兴趣班。课余时间、节假日,孩子们要么“无所事事”地散漫游逛,迷恋上网游、台球、上网聊天;要么常被寂寞笼罩,心灵渐趋封闭,不愿与人交往。
“如何满足农村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促进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成了一道必须破解的难题。”她说。
探索中,合肥市庐阳区率先划拨专门经费,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工程,对农村中小学校现有校舍、教室进行整合,辟出专门场地并配备设施,建立起公益性课外教育阵地。三年来,全区已实现“一镇一宫”,学校少年宫乡镇全覆盖。
教师全员学习、外聘校外辅导员、城乡学校结对子,古城村小学想尽办法解决少年宫师资不足的问题。目前,已有民间艺人、先进模范人物、大学生志愿者等近百名社会各界人士,定期为孩子们讲课辅导。
学校还尝试打破原有年级,让孩子们根据爱好,自愿组团。每周四下午和节假日时间这些农村孩子们都会兴高采烈地走进学校少年宫上兴趣班。国学诵读、泥塑、书法、美术、摄影、航模等十多门课全部免费开课。
“我们现在的课余生活和城里孩子没什么两样,我要好好学几首曲子,等爸爸妈妈回来吹给他们听。”小欣悦带着美好的愿望。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出现劳动力大规模外出务工的浪潮。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与之相联系的户籍制度,使得上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只能“城乡两栖、往返流动”,这种状况逐渐衍生出庞大的农村留守人群。
据全国妇联发布的报告,目前中国有超过六千万农村留守儿童,约占全国儿童总数的二成。这些14岁以下、长年远离父母怀抱的农村孩子们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的群体之一。
长期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社会学家王开玉曾主持完成了一项对安徽九个农民工流出县,以及安徽、浙江、江苏三省四个农民工流入市的调查。结果显示,除了身体易受伤害外,留守儿童问题还主要体现在缺乏自信心、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人际关系冷漠等方面。
面对问题,中国民间出现“代理妈妈”、“留守儿童之家”等关爱农村青少年活动形式。而各级官方则投入大量人财物力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以此打造覆盖面更广的留守儿童“精神家园”。
中国西南的重庆市依托140多所已建成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红樱桃讲堂”,安排专业的卫生辅导老师,定期讲解青春期卫生常识,排解孩子们的心理困惑。
贵州省的偏远山乡小学校不仅依托校园少年宫丰富孩子们的生活,还传承起仡佬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
各地自愿发展的同时,国家也启动了大规模资助项目。“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要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4.5亿元,支持各地依托乡镇中心学校建设80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至2013年底这一项目已资助建成近40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