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健康资讯
8岁姐姐学大人骑电瓶车带人 踏板插入7岁妹妹脑部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5-29 08:37:52

  前天,江先生的小女儿终于出院了。十天前,七岁小女儿因被八岁的姐姐带着骑电瓶车,导致异物插入右脑,紧急入住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省儿保)抢救,目前已脱离危险期,转院开始康复。

  “孩童阶段,异物最容易插入的部位就是大脑,而意外最容易发生的场所就是家里。”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昨天,省儿保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林超也想提醒家长,面对频繁发生的儿童意外伤害,家长千万要当心。

  孩童模仿大人发生意外

  江先生是安徽人,全家住在嵊州,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带小女儿,大人也不用太操心。

  5月18日下午,大女儿看到了停在院子里的电瓶车,想到平时大人都是骑车带自己的,一时兴起,想带妹妹骑着玩。

  妹妹当下就配合姐姐坐到电瓶车后座上,在开动电瓶车的瞬间,脱离掌控的电瓶车轰然倒地,紧接着妹妹哇哇大哭,原来电瓶车后座搁脚的踏板,插入了妹妹右侧大脑顶部。闻讯赶来的父母,马上把小女儿送了绍兴当地医院。但是异物插入脑子的深度太深,当地医院也不敢轻易拔出来。

  当晚,紧急转送至省儿保。神经外科的医生做了三个小时的手术,才将这个异物取出,并修补好大脑。

  右侧大脑顶叶,是管运动能力的,异物的刺入对患者的影响显而易见。出院的时候,妹妹左手还一点力气都没有,连支铅笔都拿不起;左腿能抬起来,但无法走路。

  “孩子才七岁,以后的路还长,我们建议他们继续做康复。”林医生说,每年医院都会接诊一些异物插入身体的病例,其中主要受伤的部位是大脑。

  在众多异物中,最多见的是筷子,其次是剪刀和铅笔,最后是小汽车等金属玩具。

  “大脑中,最容易被异物侵犯的就是眉骨这个位置,以5至7岁儿童多见,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既好动又好奇,却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林医生说。

  家庭是最容易发生意外的场所

  意外伤害是孩子最容易遭受到的伤害,其中最容易发生意外的场所,就是家庭。

  “家是港湾,却因为港湾而放松了警惕,每年寒暑假已及节假日,都是我们医院外科最忙的时候,因为意外伤害的孩子会比平时翻一倍。”林医生说,家庭是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场所,其次是幼儿园、学校、居住的小区以及马路上。

  在众多意外伤害中,排在首位的是开放性外伤,比如割伤、高空坠落、烫伤、摔伤以及交通意外导致的骨折、水肿等。排在第二位的是异物,除了插入身体,异物还容易被孩子吞入体内,或者呛到气管内。第三位是动物咬伤。最后一位的是溺水。

  “孩童阶段,有两个年龄段,请家长要特别提高警惕。”林医生说,0至3岁孩子最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是吞入异物以及高空坠落。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喜欢啃咬各种东西,因为喉部未发育完全,容易在啃咬过程中吞入异物。同时,3岁以内的孩子,因为视力未发育完全,对于远近高低还没有概念,又喜欢爬行,所以很容易发生高空坠落的危险。

  12至14岁年龄段的孩子,活动范围扩大了,但是安全意识没有建立起来,也很容易发生各种意外。家长在这个年龄段,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告诉他们哪些地方存在危险,学会自我保护。

  避免处理伤口常见误区

  如果孩子发生了意外,家长最好第一时间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不过在就诊前,要避免家庭处理伤口的一些常见误区。

  比如烫伤,在门诊中,林医生经常接诊到一些烫伤的孩子,在送医院之前,被涂抹酱油乃至煤灰等东西,这样的处理,对孩子是二次伤害。如果发生烫伤,请迅速用凉水冲洗,帮孩子降温,如果有衣服黏着在上面,请不要撕扯,如果是裸露在外的皮肤,冲洗后,请用一块干净的毛巾覆盖后,马上送到医院处理。

  “如果被异物扎入体内,请及时送医院,在送诊途中,注意安抚孩子不要哭闹,并且一定不要拔除异物,以防大出血。”林医生说。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记者 黄淼君 通讯员 马寅斐 编辑: 付念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