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其中之一,就是帮助父母成长为更好的生命。一本《下乡养儿》,被无数人用不同的方式感慨着。
一对有着社交障碍的夫妇,一个充满惧怕的女儿,对于惯常的城市生活,他们各有不能融入的焦灼。于是,夫妻俩决定要到乡下去“放养”自己的生活,于是也就有了《下乡养儿》这本书,它的作者叫冯丽丽。冯丽丽在这本书的最后说——首先感谢我自己。的确,与丈夫戎先生从北京东大桥的闹市中,毅然决定乡居京郊,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而后又将琐碎的乡间生活一字一字记录下来,这又要多少耐心。
种菜、做饭、洗衣、喂狗,乡间生活以其独有的“治愈”能力,消融着女孩天天对周遭的抗拒,同时,也让冯丽丽夫妇得以向我们展示“日常经验之外、视野范围之外的情与景”(《读库》张立宪语)。
大约没有人想得到,这部被几家出版社退稿的书稿,在这个5月终得出版后,会引发热议。
其实,即使没有这本书,“下乡养儿”的话题,也让不少为人父母者有着参与讨论的热情。课业负担的沉重、日渐污浊的空气、不再安全的食物,让人开始想念乡村的迟缓与清洁。
在迟疑和烦躁时,冯丽丽曾说——我身边有绿树、野花、小羊、小狗,还有知了。我想:这难道不是我梦想的生活吗?
当然,这是大多数人梦想的生活。然而,问一问在快节奏中奔波的都市人,谁又敢迈出去寻找这种生活的一小步?而下乡养儿的可行性,又有多少?
在杭州长寿桥小学,记者做了一个调查。不多的下乡生活,给孩子们留下难忘的记忆,而家长也意识到这种体验的重要,然而,几乎没有几个人愿意将孩子放在乡下养。父母当然无法放弃现有可以支撑生活的一切,包括工作、社会关系。而乡村,也不再是想象中的模样,虽然天空清朗、树木挺拔,但城市化所不可避免的问题已经在侵蚀着乡村原有的样貌——它们头也不回地走在了消失的路上。重要的是,城市的教育资源依旧为乡村不可匹敌。
于是,下乡养儿的讨论,也仅仅是一个热闹而尴尬的存在。
而在乡村里日渐强大的女孩天天,也仅仅是个例。
童书出版人三川玲在《下乡养儿》的序言里说,我们越来越少给儿童真正的生活,我们提供给儿童的,都是虚假的购买来的生活——比如农作,是去大棚里面摘下成熟得刚刚好的草莓,然后用比市场更贵的钱去购买;我们不去真正的沙滩上玩沙子,不在真正的泥地里玩泥巴,而是到商场围起来的15平方米里面,花30元玩一小时干净的沙子;我们不在田间地头、小区楼下跟小伙伴游戏打闹,却在优雅漂亮的早教机构,跟一群突然认识的孩子进行“社交”。
然而,对于多数都市人而言,这也只能是唯一的选择。
明知道各具性情的孩子,被以机械化的标准评判着,大人们却依旧不得不走入这种评判的规则之中。
也许正是此时,我们需要在冯丽丽的讲述中,去想想该如何去安放孩子的童年。冯丽丽说,弱孩子都不是弱孩子,只是他的力量还没有被发现而已。那么对于在教育问题中困顿的成年人来说,接下来的事情,也许正是要去好好发现孩子的力量。说到这里,难免不想起日本儿科专家松田道雄先生的《育儿百科》,在他的笔下,孩子很多的异常,不过是“个性”——这是多么难得的平常心。
既然下乡育儿是一个几乎无法实现的命题,那么,也不要错过花草树木、鸡鸭牛犬给与孩子的滋养。
这个六一节,如果有时间,带孩子去大自然中,听草木拔节,看万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