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光谷建生命银行数百人开户 花1.58万定存细胞20年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5-17 09:12:46

  用细胞培养出来的皮肤。

  把钱存入银行,平时有利息,要用钱的时候可以随时取出来。如今,人们还能把自己的细胞存入“银行”,将来要是生病了可以取出用于治疗。昨天,位于光谷生物城内的“生命银行”正式对外运营,这是全国最大的细胞“银行”。

  这家“生命银行”名为湖北省人体细胞保存库(下称“湖北细胞库”),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武汉北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细胞库位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科医疗器械园。目前,国家批准的“生命银行”只有两家,另一家在上海。

  湖北细胞库董事长杨国成表示,未来,“生命银行”除了为“储户”提供服务,还能为细胞配型成功的其他人提供帮助服务,让“生命银行”成为细胞与组织工程产品基地,以及成为服务全国的重大疾病基因库。

   1.58万元“开户”

  “生命银行”有一定“门槛”,是存入细胞客户的身体必须是健康的。

  杨国成说,在“生命银行”存细胞分为多个步骤,首先要在医院进行体检,体检通过后才可以进行细胞采集,细胞采集要通过采血30~50毫升,采血完成后分离出干细胞,然后将采集的干细胞在常温状态注入冻存保护剂,随后开始逐步降温,最终通过液氮,将这些健康细胞存在零下196℃的环境下。

  “按照理论计算,在零下196℃的环境,细胞是可以永久保存的。”杨国成表示,由于目前细胞保存的历史只有28年,所以这一结果还在进一步验证中。不过,第一批细胞至今已保存28年,在解冻后仍然健康可用,说明细胞超低温保存至少可管28年。

  按照保存20年时间周期计算,以免疫细胞为例,目前在光谷的“生命银行”保存免疫细胞的全部费用为1.58万元。杨国成表示,后期客户取出细胞时无需其他费用。

   50毫升血够全家用

  细胞存入“银行”,将来怎么用?杨国成举例说,如果一位年龄为50岁的客户,在存入免疫细胞15年后生病了,而且是重病,那么届时65岁的客户可以直接告知医院,其健康细胞存在“生命银行”,随后医院从“银行”取出免疫细胞用于治疗重大疾病。

  “因为每个人个体的免疫细胞具有排斥性,所以一旦个人患上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就必须要自体的健康免疫细胞来进行治疗。”杨国成说,这种通过自体免疫细胞治疗的方式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且治愈率相对较高。

  存入的细胞够不够用?杨国成说,虽然存入细胞仅抽取最多50毫升的血液,但采集到的细胞存入细胞库前会被扩增至存入量的10倍,足够存入的客户及客户家人使用。

  存细胞救人还会有收益

  杨国成表示,如果客户存入的细胞自己没用到,还可以提供给其他人使用,如果其他有需求的人与客户细胞匹配成功,那么客户与有需求的人可达成转让协议,这部分收益归提供细胞的客户所有。

  与过去传统的化学试剂治疗方式不同,细胞治疗更加科学健康、副作用小。杨国成说,如此前晨报报道的割皮救父的“中国好兄弟”,如果这位父亲过去存有表皮细胞的话,那么就可使用表皮细胞对烧伤部位进行细胞治疗,就不用孩子们割下自己的皮肤了。

  人体细胞保存库首席科学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黄从新介绍,以往细胞移植技术中,细胞进入人体后,不能精确到达病灶部位,治疗效果打折扣。这项专利利用生物技术对移植细胞进行“改良”,相当于给细胞装上GPS,使其精确到达人体受损组织和器官。实验结果表明,移植细胞利用率是原来的4~6倍。

  截至目前,湖北省已有数百人通过保存免疫细胞、乳牙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表皮细胞、精子、卵子等来备份“生命”。在武大人民医院和同济医院,都有应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来治愈自己白血病的成功案例。

来源: 武汉晨报 作者: 记者 王大千 通讯员 刘欣 编辑: 付念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