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毕业生写6万字择校攻略送母校学弟学妹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5-14 14:31:55

  “学校伙食在北京很有名,有句话叫‘吃在民大’”、“找一份兼职或是当一名志愿者,不是为了赚几百元钱,而是为了与人交流、与社会对话。”近日,威海一中民族学部往届生陆续回到威海一中,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他们大学学习生活经验。“亲身经历杜绝高大上”,考入北京大学的马龙同学,组织往届生主持编写了6万多字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手册《下一站,大学》赠给母校,手册涉及50所大学,为学弟学妹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大学。

  □6万字“攻略”展现大学生活

  “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大学世界”,近日,威海一中民族学部往届生陆续回到母校,将编写了6万多字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手册《下一站,大学》赠给学校,介绍他们所就读高校的详细信息。

  在这本6万多字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手册《下一站,大学》里,他们介绍了毕业生们各自就读高校的详细信息,为学校学弟学妹们科学填报高考志愿等信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2006级毕业生马龙是这次活动的发起者,2010年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报告会上,马龙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一专业是个比较驳杂的专业,学习内容有编程、数据库应用、数据挖掘分析、网站建设、管理学、媒体与传播等,在深度上会有点欠缺,但就业面较广。”

  除了马龙,其他毕业生也分享了自己上大学的心得。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现已考取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生继续深造的2005级毕业生麦尔丹,在这次专题报告中介绍了高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以及填报志愿时的一些小窍门。此外,他还介绍了兰州及北京一些高校的基本情况,如高校的专业设置,自然环境还有人文环境等。毕业生们纷纷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专题报告能让更多学弟学妹们在志愿填报时少走弯路,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他们更好应对高考。

  □ “返校交流”为高考生解惑

  谈起为何要让毕业生回校开专题报告,威海一中民族学部主任何贵军介绍,一方面,由于民族学部与普通部高考生填报志愿流程不同,加之新疆班招生时间较短,所以在志愿填报经验技巧的积累上,学校目前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毕业生回校举办专题讲座就更具说服力,“毕竟他们是亲身经历过的”。

  另一方面,回来参与专题讲座的学生不仅能够分享亲身经历,而且能够将进入大学后的所见所闻及大学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告知学弟学妹,让面临高考的学生得到更专业的指导,这些指导很多是老师给不了的,也是远在新疆的学生父母做不到的。有了相对专业的指导,考生考前心态也更加平稳。

  高三民族学部的维吾尔族姑娘阿吉古丽说,因为知道自己与其他高中生填报志愿不一样,所以一说起填志愿的事情就觉得很焦虑。通过专题讲座及阅读了自制手册后,她觉得心里有了底。她说之前对大学生活既充满期待又有恐惧,听完了学长学姐的专题讲座,恐惧消失了只有满满的期待。

  回族姑娘马蕊担心进入大学后的生活起居问题同样得到了解答。马蕊说,她的班里有90%和她一样都是少数民族,所以大学里的饮食和风俗习惯也是他们择校需要考虑的因素。读了指导手册后,不少学校周围有清真饭馆,她的顾虑也就消除了。

  □ “攻略”语言活泼评价大学生活

  马龙表示,他们写的东西都是亲身经历,与学校官方宣传相比,虽然不一定特别全面,但是实事求是,不唱高调。

  记者在《下一站,大学》里看到,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穆卡·艾尼写到:“学校7成为女生,因为是民族类大学,56个民族都有,帅哥美女云集。学校伙食在北京很有名,有句话叫‘吃在民大’。学校周围有一条专门的民族饮食街,各民族美食都能找到。不足就是学校面积有些小,等到了6月才开始晚上不断电,热死了有木有啊……”

  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王东写到:“好的大学不一定就一定适合自己,但是它的硬件设施、教师资源、讲座、图书馆、实验室等确实比一般大学好(这些东西不要觉得无所谓),差一点的大学不见得就不适合自己,能找到自己梦想的地方才是最好的。关于选择专业,不要跟风随流,也不要看就业怎么样,请务必一定千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希望此病句不影响你们的高考选择题)就算网上说它不好找工作也行!”

  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的张泽亚说:“如果让我重新填一次志愿,我宁可去一个多元化、充满机遇的城市,上一个二本的大学。阿里巴巴马云说过你的毕业证在我眼里只是一张收据,它表明了你上的是每年多少钱的学校,而不能表明你念过多少书。即使因为高考失误去了自己不想去的学校,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也不要忘了多走出校园去看社会,找一份兼职或是当一名志愿者,不是为了赚几百块钱,而是为了与人交流、与社会对话。”

来源: 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