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魅力乡镇 > 乡镇新闻
西安农民多种经营致富 草莓种植户人均收入2.1万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5-08 09:51:23
 

  长安区灵沼乡南官道、南石榴等5个村去年新建钢架大棚450栋,发展深冬草莓650亩。张波摄

  没人愿意种的河滩地,经过细心打理,摇身变成了致富良田;单一的家庭养殖,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走向现代养殖之路;简单地种几亩地,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通过土地流转慢慢向家庭农场发展。多种经营,铺就了一条西安农民发家致富的新路。

  蓝田县焦岱镇

  河滩地里土豆变成“金豆豆”

  走近蓝田县焦岱镇岱峪河滩,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地膜土豆,零星的能见到几个农民在地里喷洒农药,这里是村民张亚尼的地膜土豆种植基地。去年,张亚尼偶然发现这片荒滩无人愿意耕种,便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了全村40多户村民的122亩河滩地,又拿出了30万元,平整了土地,购置了种植土豆所需的材料和大型机械。如今大笔的生产投入,眼看着就要见到成效了。

  张亚尼说,现在种土豆如果不算地租一亩地基本投入是700元钱,在管理好的情况下,一亩地大约产4000斤土豆,按近几年的市场批发价1元计算,今年的毛收入应该在50万左右,预计纯收益可达20万元。

  种土豆平时不摊人,但到掏苗、收获季节,就要雇些人来干些零活。张亚尼说:“我用的人都是把地包给我的那些农民,按天发工资,一般来说,年龄偏大一点的,没有什么技能也不能出去干活的,一般40元钱一天;年轻一点的,50元钱一天;还有的70元钱到80元钱不等。这些人工费用,一个种植季下来要5~6万元,这些都是农民们出租土地之后额外增加的收入。

  预定土豆的客商找上门来了,但张亚尼并不满足于此。他说,河滩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他打算继续投资10万元,修路、打井、建看护房,还想在土豆种植的基础上发展其他产业,形成规模化生产,打出自己的品牌。

  灞桥区白鹿原

  建立19个樱桃葡萄家庭农场

  灞桥区海拔高,日照长,适合果树生长,全区现有以樱桃、葡萄种植为主的19个家庭农场,促进了农业品牌化经营,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农业规模效益。

  4月23日,在灞桥区白鹿原现代农业果业发展核心区,家庭农场主陈传根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尽管农场是去年才起步的,但我有信心在未来的三四年间,将产值做到二三百万元。”

  陈传根的家庭农场,有100多亩地,今春80亩葡萄、20亩樱桃已长得郁郁葱葱,格外茁壮。陈传根说:“除了好的政策外,一靠科技、二靠投入。”他种植的葡萄和樱桃,都是如今最高档的品种,还聘请了相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能手,为种植把脉、服务。

  100亩的家庭农场,如今投入已经超过了百万元,生产的全过程都实现了机械化甚至数字化,呈现出了鲜明的高起点、高标准、严管理的现代农业特色。

  尽管还没有产出,但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眼光的陈传根已经开始抓紧注册名为“果味e族”的商标,果品的绿色认证也在积极筹备中。“为白鹿原现代农业果业区增添新的绿色新景,力争环境优美、果业优质,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陈传根的话,展现了一名现代职业农民的新追求、新境界。

  长安区灵沼乡

  草莓种植户人均收入2.1万元

  找准产业,因地制宜种草莓,合作社帮助找技术,找市场,统一包装和销售,长安区灵沼乡鲁坡头村的草莓种植为村民带来富裕的生活,种植户人均收入达到2.1万元。

  4月底,在长安区灵沼乡鲁坡头村,草莓的洪期已经过去,但村头来往的车辆依然不少,妇女们忙着采摘草莓,红彤彤的草莓映红了种植户何永社的脸庞。何永社夫妇以前在外打工搞基建,年收入有三四万块钱,去年他开始种植草莓,当年就挣了10万块钱。

  何永社说,2013年他投资了20万元,国家补贴了6万元,当年收益很好,赚了10万元,今年销路还特别好,平均价在15元钱左右,比去年高,去年不到12元,今年几乎能赚到15万元。合作社帮忙请技术员,联系销路,他只管安心种草莓,省了不少事。

  鲁坡头村村支书孙信信说,村里从2011年开始种植草莓,从最初的100亩现在已经发展到360亩,全村41户种植户,人均收入达到2.1万元。不仅种植户挣了钱,还解决了全村150多名妇女的就业问题,带动了运输、农资销售等其他产业。孙信信他们计划新发展设施草莓200多亩,建设现代化草莓交易市场300平方米,建设职业农民培训中心,修建一个以草莓为主题的景观广场,引进龙须菜、礼品西瓜等产品,拓宽经营范围,在种植草莓的基础上,使村民们的钱袋子再鼓一些。

  蓝田县三里镇

  从猪舍到养殖场的蜕变

  “今年8月底前,这些猪就要搬到新的猪舍了,这些原本建在房前屋后的传统猪圈就彻底拆掉,邻居们不用再忍受臭味了。”4月中旬,蓝田县三里镇杨村宏图养殖场村民樊宏印跟记者谈起了他的养猪新计划。

  从1998年开始,樊宏印开始了家庭养猪的营生。从几头猪养起,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圈舍26间,年育肥猪120头,目前资产已超过50万元,年收入达16万元。但对这种传统的养殖方式,樊宏印已经看到了不足和制约因素,2013年,他成立了宏图养殖场。

  今年,樊宏印在村子的外面找了块地扩建养殖场,计划投资60万元,预计8月底前完工,建成后新养殖场占地会达到5亩,拥有标准圈舍50间,加工车间1间,同时还将修建50立方米的沼气池1个。明年,养殖场的生猪存栏将达到500头,年出栏达1500头。对于未来的养猪事业,樊宏印充满了希望。

来源: 西安晚报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