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前,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采集,来自舟山的大学生村官裘可杰,在浙江省中医院干细胞采集中心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赠,他的造血干细胞将用于救助上海儿童医院一位年仅7岁的白血病患者。27岁的裘可杰也成为目前浙江省第174例干细胞捐献者。
在裘可杰之后,紧接着捐献的是,来自浙江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的医生胡哲。胡医生救助的患者是厦门的一位8岁白血病女孩。
据统计,刚刚过去的4月份,仅一个月中就有连续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创浙江省历史月捐献量最高。
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
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据介绍,大学生村官裘可杰是于2012年在舟山定海区白泉镇平湖社区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当年他刚刚当上村官不久,负责把所在单位组织的献血活动信息发布出去,当他看到原定名额已满,但还有5个额外名额可自愿报名,他第一时间主动把自己名字加入到里面。
在献血过程,他还自愿把自己的血样放到了中华骨髓库,希望日后有白血病患者需要时,捐献造血干细胞以拯救他人生命。
今年2月,他接到中华骨髓库通知,说与一名上海白血病小朋友配型成功,很快就进行高分辨确认,结果是十个位点全相合,体检也完全合格。“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我,我的造血干细胞和一位上海的白血病小朋友高度配型,第一时间感觉很意外,但同时感觉非常开心,因为可以用自己的血帮助最最需要帮助的人。”
经过初配、高分辨、体检等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流程后,裘可杰躺在省中医院病床上经过三个小时的采集,就顺利捐出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的配对几率仅在几千分之一到几万分之一之间。这也让裘可杰感觉非常惊喜。
“我了解到的造血干细胞的配对几率非常低,现在配对成功,感觉自己像中了大奖一样啊。”裘可杰开玩笑的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都会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了。”
我也曾受别人无私的帮助
我要知恩图报
躺在床上笑着的裘可杰,很难看出他是一位贫困家庭出身的农村娃娃,父母都是当地普通农民,常年身患疾病的父亲只能做些零工来维持家用。
记者了解到,裘可杰是2009从浙江海洋大学毕业的,在四年大学里,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积攒父亲看病需要的钱,在学校期间他勤工俭学,打扫教室卫生、在食堂做零工。同时学校和社会积极提供各种机会,他因此也受到过很多助学金、奖学金的帮助。
“当时多亏这些好心人的帮助,我才能顺利完成四年学业,不然自己也不会有今天,这些我永远都忘不了的。”裘可杰说。
大学毕业后,裘可杰选择到舟山嵊泗枸杞乡当大学生志愿者,从事一些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基层事务。他自己坦言,在基层工作让他回到了从前,因为自己从小就生长在农村,这才是他的根,2010年他顺利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帮助村民写证明、写文书、申请低保、做义工。
“虽然没有帮助到我自己的恩人,但我相信他们更希望我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会更有意义。”裘可杰笑着告诉记者,“我特别希望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据中华骨髓库浙江分库负责人介绍,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浙江分库库容量目前已经达到4.5万多份,裘可杰是浙江第省第174例捐献者。而在裘可杰之后,来自浙江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的医生胡哲成为了第175例捐献者。
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移植造血干细胞是救助血液病患者,特别是白血病的最佳方式。同时骨髓的造血能力极强,骨髓最高的造血能力可达到正常造血情况的9倍,当抽取部分骨髓后,造血干细胞会加快增殖,在一、二周内完全恢复原来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