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婚礼中啤酒瓶爆炸炸伤新娘 酒瓶曾现大量泡沫(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4-29 09:59:33
 

  婚礼刚进行到一半,宾客手中拿的啤酒突然发生爆炸,恰巧敬酒的新娘就在旁边,直接将新娘炸伤。昨天,本溪新娘刘女士因在婚礼上被啤酒瓶伤及脚部而被送到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紧急救治。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了解到,夏季啤酒瓶爆炸伤人高发,喝啤酒应避免摇晃、暴晒,勿用筷子、牙齿开启啤酒瓶。

  啤酒瓶爆炸炸伤新娘

  昨天中午,刘女士的婚礼在本溪市如期举行。婚礼进行到一半,刘女士换了一身红色的礼服,按照惯例开始和新郎挨桌向亲朋好友敬酒。刘女士和新郎走到中间一张酒桌前,想为宾客倒上啤酒。因为手中拿的啤酒已成空瓶,旁边一位亲属随手拿起一瓶准备递上来。没想到,啤酒突然发生爆炸,碎裂的玻璃瓶正好掉在刘女士的脚上。

  “我的脚!”刘女士大喊一声,随即蹲在了地上。新郎见状大惊失色,亲朋好友也纷纷上来围观,婚礼现场混乱不堪。此时,刘女士的脚面血流如注,脚背上面的玻璃碎片已经嵌入肉中。“血止不住了,得马上送到大医院。”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闻知新娘发生意外,在场宾朋已无心用餐。

  “我有车,赶紧将新娘送沈阳。”一位亲属拿着车钥匙赶过来。新郎随即将刘女士抱进轿车。轿车从本溪风驰电掣般驶进沈阳。中午11时30分,刘女士被送到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救治。

  酒瓶爆炸时曾出现大量泡沫

  昨天下午2时,记者来到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手外一科。此时,刘女士的脚部的伤口已经处置完毕。经医生诊察,脚部受伤的情况并不十分严重,未伤及主要血管,所以无须住院治疗。医生将刘女士脚部的玻璃碎片取出并做消毒后,做了包扎处理。随后,刘女士被家人用担架抬到一楼急诊室做最后处置。在急诊室,仍然身穿红色结婚礼服的刘女士正坐在担架上。脚部缠着厚厚的绷带,在脚的下面,一大摊血迹仍未干。

  在刘女士身边,除了同样穿着新郎礼服的新郎外,还有十余位亲属陪同。刘女士和其丈夫均不愿对这件意外事故多谈。一位亲属悄悄透露,啤酒瓶爆炸时曾出现大量泡沫。但刘女士的家人拒绝透露啤酒的品牌,表示目前暂无向啤酒商索赔的打算。

  下午2时30分,刘女士和家人乘坐一辆辽E牌照的黑色桑塔纳轿车离开医院。其他亲属则选择坐火车返回。

  夏季啤酒瓶爆炸伤人高发

  天气转暖,夏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在啤酒厂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董女士表示,每年都有啤酒瓶爆炸引发的伤人事件,而夏季更是啤酒瓶爆炸的高发期。董女士表示,造成酒瓶爆炸的原因很多。

  一是玻璃啤酒瓶重复使用、超期服役造成的。一些啤酒厂家为了节省成本,使用超期服役的B字瓶,导致啤酒瓶无法承受压力而爆炸。据了解,“B”字瓶是在啤酒瓶的瓶身离瓶底约20mm范围内,打有专用标记“B”字及出厂年份的啤酒专用玻璃瓶。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不准销售非“B”瓶装啤酒。另外,B字瓶使用期为两年,超期不得再用。

  二是由于运输、搬运、储存不当造成的。啤酒里有丰富的二氧化碳,如果啤酒瓶被剧烈晃动或暴晒后,啤酒液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析出,酒瓶内会瞬间产生巨大内压,当内外压力产生巨大的差别酒瓶就会发生爆炸。此外,饮酒时,不要将大量啤酒和酒瓶放在桌下,酒瓶之间相互碰撞也会引发爆炸。

  董女士表示,如果刘女士有向经销商索赔的想法,应该注意保留啤酒瓶碎片做维权证据。

  提醒:勿用筷子、牙齿开启啤酒瓶

  许多人在喝啤酒时,在找不到开瓶器的情况下喜欢用牙齿、筷子或桌角开啤酒。“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董女士表示,用牙齿或筷子开启啤酒时,常会引发啤酒剧烈震动,从而使酒瓶内产生巨大气压而发生爆炸。“要尽量使用开瓶器开启啤酒。”董女士表示,此外,一些人夏季喝啤酒贪凉,喜欢将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急速降温,这样做和将啤酒暴晒是同样道理,也非常容易引发爆炸。

来源: 沈阳晚报 作者: 编辑: 付念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