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百姓民生
兰州自来水苯严重超标 市民抢购矿泉水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4-12 10:10:21

  4月11日,在兰州市主城区东口华联超市,市民大量购买瓶装水。新华社记者郭刚摄

  新华网兰州4月11日电(记者王衡)记者11日从甘肃省有关部门获悉,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出厂水及自流沟水样中苯含量严重超标。该公司检测显示,4月10日17时出厂水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22时自流沟(自来水一分厂与二分厂之间中间段)苯含量为170微克/升,11日凌晨2时检测值为200微克/升,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

  据了解,苯超标对人体有潜在的致癌作用,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分析认为,可能是化工厂污水污染自流沟,而不是黄河污染。目前,兰州市环保局已介入调查。事发后,兰州市委、市政府已指派市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连夜采集水样做进一步检测。

  兰州回应自来水苯超标:未来24小时不宜饮用

  据人民网报道,针对兰州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一事,兰州市政府11日下午做出回应:未来24小时,自来水不宜饮用,其他生活用水不受影响。

  2014年4月11日,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在进行水质检测大分析时,检出出厂水苯含量为78微克/升,超过国家10微克/升的限制标准。经多路水质检测,判定黄河水指标和自来水厂一厂至二厂南线输水管道水体指标正常。一厂至二厂北自流沟水体可能被污染。

  接到报告后,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王三运、省长刘伟平立即做出批示,要求务必以群众安全饮水放在第一位采取措施,迅速启动公共突发事件的相关预案,查明原因,有效应对。兰州市委市政府连夜安排市建设、卫生、环保、安监等部门进行监测复核。4月11日上午8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在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持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省环保厅、省卫计委、省工信委等省直部门领导和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兰州市成立了以市长袁占亭为组长的“4﹒11”自来水苯指标超标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应急处置。

  一是在第一时间,即4月11日凌晨3时起,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向水厂沉淀池投加活性炭,吸附有机物,降解苯对水体的污染。

  二是4月11日上午11时,停运北线自流沟,排空受到污染的自来水。南线输水管道正常供水。

  在此期间,市区降压供水,高坪及边远地区停水,限制生产性用水。未来24小时,自来水不宜饮用,其他生活用水不受影响。

  针对因自来水苯指标超标影响居民饮用水安全的问题,兰州市将组织保障好瓶装水货源的供应。对因降压缺水的高坪及边远地区将组织消防、环卫等相关部门,采取定点、定时送水方式供水。

  三是加大监测力度,对受污染的北线自流沟分断面进行检测,尽快找出污染源;增加自来水厂出厂水苯含量检测频次,每两小时向市民公布一次检测结果。

  四是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及时向市民如实通报情况,及时通过媒体发布处置工作动态信息,及时通过街道、社区及网格、楼院,向群众做好宣传,避免引起恐慌。

  五是抽调专门力量组成调查组,对“4?11”事故进行全面深入调查,查明原因,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调查处理进展情况及时向社会通报。(记者郭颂霞、王生元)

  市民抢购矿泉水

  据中新网报道,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师自法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具有神经毒性,可以致癌,量少的话是一种慢性毒,如果大量摄入会引起急性中毒。

  在兰州一家超市,不少市民前来抢购矿泉水。不少超市货架已售空。

  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分析认为,可能是化工厂污水污染自流沟,而不是黄河污染。据该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水务公司已开始紧急调配安全水源,在全市范围内居民区投放。

  目前,兰州市环保局已介入调查。事发后,兰州市委、市政府已指派市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连夜采集水样做进一步检测。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