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快,去看看孩子的笔帽上有没有“救命孔”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4-08 09:55:47

  昨天,一则关于“笔帽上有救命孔,可防孩子吞咽窒息”的新闻,在网上被疯狂转载。据报道,“按照国家文教用品强制生产标准,笔帽没有通气孔的圆珠笔均为不合格产品。”

  这个毫不起眼的小孔,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大多数人看到报道的第一反应,就是拿起身边所有能找到的笔,逐一检查笔帽上到底有没有小孔。结果发现不少笔帽没有这个小孔,紧接着又开始担心起笔的质量问题来。

  是不是所有的笔笔帽上都必须有通气孔呢?没有孔的笔帽,真的全部都不合格?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央视新闻引出

  笔帽的“救命孔”

  记者翻看网上的相关新闻,发现文中都提及央视近日的一则新闻报道。该报道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一则实验,实验的对象就是笔帽。这则名为《警惕课桌上的伤害:笔帽安全》的报道,称“没有小孔的笔帽,直接判定为不合格”。

  在该新闻中,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杨工程师介绍:“小孔是通气孔,是防止我们学生误吞笔帽,卡在喉管里面。它有一个空气流量,不容易产生窒息。”

  随后,他用测定空气流通的仪器,当场进行了对比实验。首先,他把一个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完全塞进一根塑料软管中,用来模拟人不小心将笔帽误吞时喉咙被卡住的情况。然后对胶管一端进行充气,结果另一端几乎没有气体喷出,橡胶管被完全堵死。

  随后,他又把一个有通气孔的笔帽塞到软管中,指向仪器上的数字:“这个是代表了我们呼吸的时候,身体内外的一个压力差,它的数值是14,大于国家要求标准8升/分钟,所以说它也是合格的。”

  实验结果显示,没有通气孔的笔帽,会阻碍空气流通。也就是,若误吞后容易产生窒息的危险。而有通气孔的笔帽,可减小窒息的可能性。

  店主、家长:

  通气孔?没听说过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书店、小商品市场等出售文具的场所。尽管笔帽“救命孔”已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但无论是售货员、店主还是家长或孩子本人,都表示“从来没有注意过笔帽上有没有孔”。

  体育场路上一家新华书店笔专柜里,放置了近两百种样式材质各不相同的笔。仔细观察了一下,绝大部分的笔帽上都没有小孔。柜台工作人员表示,做了十多年,从来没有注意到笔帽上有没有小孔,也没有家长或孩子在购买过程当中提过这个问题。

  环北小商品市场里文具种类更多,样式更花哨。一位姓林的女店主介绍,文具的主要购买群体就是学生,其中以中小学生居多。“你说的笔帽上的孔,我做了十几年生意了,都是头一次听说,从来没人来买东西挑有没有孔的!”

  她上小学的女儿插话了:“我们班上男生就喜欢咬笔盖,铅笔盒里所有的笔,盖子都是坏的。”

  刚买了一盒中性笔的胡女士说:“这孔我倒是看到过,但从来没想过这是干嘛用的,我只让女儿别买有香味的,听说这个对身体不好,其他就没什么讲究了。”

  专家:选购有孔笔帽

  可降低安全隐患

  那么,是不是没孔的笔,都是假冒伪劣产品呢?记者请教了浙江省家具与五金研究所的检测专家。

  专家介绍,针对笔的上帽安全,在标准GB 21027-2007《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中规定:书写笔、记号笔、修正笔、水彩笔的笔帽应至少符合“笔帽尺寸”、“笔帽通气面积”或“笔帽空气流通”三项标准中之一。这主要为预防未成年人意外吸入笔帽,阻塞气管而导致窒息。通过规定笔帽的尺寸、通气面积,以减少吸入的可能性,并减少窒息可能。

  而上文提到的对比实验,就是针对“笔帽空气流通”这一项的实验。杨工程师所说的“8升/分钟”国家标准,就是参照《通用要求》规定“笔帽体上需要有一条连续的至少6.8平方毫米的空气通道;笔帽应满足在室温最大压力差1.33千帕下最小通气量为8升/分钟。满足此条件的笔帽也被认为不会导致窒息危险的出现”。

  简单来说,质监部门在检测笔时,“一般先检查尺寸,若尺寸存在被吞下的危险,再检查是否带孔或有无笔夹。带孔的测空气流通量,有笔夹的计算通气面积。只要满足三者其一均视为合格。”

  专家提醒,挑选带笔帽的文具时,最好选购有通气孔的文具,从而减少吸入的可能性并延迟窒息时间。

  省新华医院五官科副主任医师吴建烽介绍,若孩子误吞笔帽,保持放松,并及时就医,这时不要哭闹,也不要用力呼吸。因为一用力呼吸,肌肉就会收缩,容易造成呼吸道痉挛,严重的则有可能窒息。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裘晟佳 梁津铭 编辑: 付念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